堂成初喜豢髯龙,肯梦当年十八公。
宝树未穿烟际雪,钧天先听日边风。
成丹得所从春首,栖鹄无声过夜中。
谁遣墙阴接芝径,月晴应是费拖筇。
堂成初喜豢髯龙,肯梦当年十八公。
宝树未穿烟际雪,钧天先听日边风。
成丹得所从春首,栖鹄无声过夜中。
谁遣墙阴接芝径,月晴应是费拖筇。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现实中的自得其乐。开篇两句“堂成初喜豢髯龙,肯梦当年十八公”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学业或事业有所建树后的满足,以及对青春年华的怀念。那时的梦想与现在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宝树未穿烟际雪,钧天先听日边风”则写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宝树可能指的是珍贵的植物,它们尚未被世间的尘埃所蒙蔽,而是直接与高远的天空相通,听到太阳边缘传来的声音。这两句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
“成丹得所从春首”中的“成丹”可能指的是药物或道术中的丹丸,这里象征着诗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获得。它与春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相联系,表达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成长。
“栖鹄无声过夜中”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画面,白鹤在夜色中悄然飞过,没有任何声音,这是对夜晚的宁静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谁遣墙阴接芝径,月晴应是费拖筇”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墙阴下生长着灵芝般神奇的草木,而在明朗的月夜,这一切都显得格外美好。这里的“费拖筇”可能是一种植物,或者是用来比喻诗人在宁静中寻找心灵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心境,以及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与现实中的平和。
买陂塘旋栽杨柳,求田专理农务。
扁舟来往烟波里,青箬绿蓑风雨。时泛渚。
把远岫遥岑,收拾来孤屿。黄华解语。
道凤阁鸾台,黄尘乌帽,争似醉乡趣。
洹溪上,道士而今惟许。飞熊梦断姜吕。
水声山色相萦绕,涌出笔端新句。斟桂醑。
听万籁笙竽,一派仙家谱。休论往古。
向种菊篱边,观鱼轩外,晚节有秋圃。
盖世名豪,壮岁鹰扬,拥兵上流。
把金汤固守,精诚贯日,衣冠不改,意气横秋。
北阙丝纶,南朝家世,好在云间建节楼。
平章事,便急流勇退,黄阁难留。菟裘。喜遂归休。
着宫锦、何妨万里游。
似谢安笑傲,东山别墅,鸱夷放浪,西子扁舟。
醉眼乾坤,歌鬟风雾,笑折梅花插满头。
千秋岁,望寿星光彩,长照南州。
太仆济济唐衣冠,五马不著黄金鞍。
饮流系树各有适,未许便作驽骀看。
鬣■萧萧绿云茸,喷沫长鸣山岳动。
世无伯乐肉眼痴,那识渥洼千里种。
官家去年搜骏良,有马尽拘归监坊。
遂令天下气凋丧,驴骡馲?争腾骧。
只今康衢无马迹,得见画图差可识。
画图画图奈尔何,抚几为之三叹息。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
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
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
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
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