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别未别吴山前,预作相思萦昼眠。
笑引西蒙问东海,不知谁是懒中仙。
欲别未别吴山前,预作相思萦昼眠。
笑引西蒙问东海,不知谁是懒中仙。
这首诗《姑苏留别子公》由明代诗人符锡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遐想。
首句“欲别未别吴山前”,以吴山为背景,巧妙地将离别的场景置于自然之中,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略带梦幻的氛围。吴山,作为江南山水的代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离别之情更加深沉。
次句“预作相思萦昼眠”,直接点明了离别后将面临的相思之苦。诗人想象自己在白天的睡眠中,思绪仍被离愁所缠绕,无法摆脱。这种对未来的预想,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
接下来的“笑引西蒙问东海”,通过一个看似轻松的动作——“笑引”,实际上蕴含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人以幽默的方式向西蒙(可能是指友人)询问东海的情况,似乎在暗示即使面对离别,心中仍怀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最后一句“不知谁是懒中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这里的“懒中仙”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渴望能够像“懒中仙”一样,远离尘世的烦恼,享受心灵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和向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薰风庭院吹凉,南塘雨过初生绿。
珠房紫莳,田田叶暗,赤阑桥曲。
凝露交光,纤阿未睡,抽簪堕玉。
想银河碧月,帘波微动,人不辨,银屏烛。
曾是龙池纹蹙。剪文瑶、枝枝重复。
翠禽迷路,红鱼唼影,花须一簇。
坛侧初仙,亭边解语,水云笼束。
待浮蘋开处,青铜无腻,伴鸳鸯浴。
莹发无痕,胶冰比滑,冷光盈尺。
摩挲四角,最是镜边人惜。
贮藤笺、绿沉镂管,涵星一片松滋黑。
试催成丽句,相思定有,海天消息。风舶。归帆疾。
问漫云唆喇,几番更译。山花岛树,皴细巧分螺色。
怪栖鸾、还恋女床,却留燕飞钗上识。
卸妆茸、薇露香残,倩金蟾齧得。
礼金仙,皈大士。小字写幡尾。
对五铢衣,暗里诉心事。
多应嫁了卢郎,女儿花佩,愿抱个、阿侯怀里。
整圆髻。才过青石岩扉,又见鸭桃底。
忽上钟楼,窈窕半空倚。
吮毫好倩童娘,蝉纱写照,与楚馆、行云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