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人求别诗》
《吴人求别诗》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闻名不识面,胜于识面者。

未晤先惜别,形骸翻是假。

京师沙砾场,风光少秀冶。

乐事尽输吴,蓟酒独难舍。

空囊何所恋,身轻等飞瓦。

夜雨潞河风,秋郊吴苑马。

(0)
鉴赏

这首诗《吴人求别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复杂心情。

首句“闻名不识面,胜于识面者”,以对比手法开篇,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在未见面时就已熟知对方,比面对面的相识更为珍贵。这种情感的深度,超越了简单的见面交往,强调了心灵相通的重要性。

接着,“未晤先惜别,形骸翻是假”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即使还未正式见面,对离别的感伤之情已经油然而生,这表明了情感的真挚与深厚。同时,诗人将“形骸”(身体)与“假”相对比,暗示了情感的真实与物质世界的虚幻,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连接远比表面的接触更为重要。

“京师沙砾场,风光少秀冶”描绘了京城的景象,用“沙砾场”比喻京城的环境,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单调与冷漠。而“风光少秀冶”则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缺乏自然美景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远离自然、追求功利社会的不满。

“乐事尽输吴,蓟酒独难舍”则转向对江南(吴地)的怀念。诗人认为江南的乐事多于京城,尤其是对蓟酒(可能是指北方的一种酒)的留恋,体现了他对江南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喜爱与不舍。

最后,“空囊何所恋,身轻等飞瓦”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态度。在离别之际,他似乎对物质财富不再眷恋,甚至将其比作轻如飞瓦,突显了精神追求高于物质享受的价值观。

“夜雨潞河风,秋郊吴苑马”则是对离别时刻情景的描绘,通过夜雨、河风、秋郊和吴苑马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美、哀愁的氛围,强化了离别的感伤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离别之痛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挽崔丞相三首·其三

昔侍琼花宴,回头二纪馀。

嵇康作书懒,魏勃扫门疏。

尚意开黄阁,安知尾素车。

萧然旋马第,人指相君居。

(0)

挽袁侍郎二首·其一

华发始遭逢,其如道不同。

可曾留孟叟,俄已罢申公。

谏草多传出,经疑尽解通。

岂无南董氏,奋笔纪孤忠。

(0)

挽闽漕章吏部二首·其二

昔我如冰冷,惟公独岁寒。

杯难洗马鬣,箧尚宝龙团。

吟笔兄谁和,调琴予忍弹。

蟆陵百馀里,欲往愧衰残。

(0)

挽林计院二首·其二

检点齐年友,凋零重可悲。

君逢庚子鵩,我叹甲辰雌。

鸥社同盟少,蟆陵会哭谁。

暮龄多感慨,邻笛更须吹。

(0)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其一

南渡钧枢后,宣和节义门。

依然窭人子,不似贵公孙。

苦李无谁采,甘棠在处存。

遥知宦游地,巷哭更招魂。

(0)

挽参与蔡公三首·其一

蔡公遂委笃,朝野共歔欷。

子不税冕去,王将以衮归。

风涛如此急,人物眇然稀。

自古难全传,今无一可讥。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