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道湘南是瘴乡,玉壶银阙四时凉。
卧龙不逐葭灰动,爱日空惊绣缕长。
浮蚁且同佳节醉,探梅不作少年狂。
暮归惭愧山头月,照我骎骎两鬓霜。
浪道湘南是瘴乡,玉壶银阙四时凉。
卧龙不逐葭灰动,爱日空惊绣缕长。
浮蚁且同佳节醉,探梅不作少年狂。
暮归惭愧山头月,照我骎骎两鬓霜。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壶天观,泛舟经过龙隐洞后的小酌场景,直至月上才归。首句“浪道湘南是瘴乡”以戏谑之语开篇,暗示了对传统认知的颠覆,湘南之地并非皆为瘴疠之地,而是有其独特的清凉与美景。接着“玉壶银阙四时凉”一句,以玉壶和银阙比喻壶天观的清雅与四季常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卧龙不逐葭灰动,爱日空惊绣缕长”两句运用典故,卧龙指诸葛亮,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不随世俗的变动而动,而是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中,即使时间流逝,也只觉时光如绣缕般悠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敬畏。
“浮蚁且同佳节醉,探梅不作少年狂”则展现了诗人在佳节之际,与友人一同饮酒赏梅的情景,虽有欢聚畅饮,却无少年轻狂之举,体现了诗人成熟稳重的一面,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品味。
最后,“暮归惭愧山头月,照我骎骎两鬓霜”以月光映照两鬓斑白的形象收尾,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暗含着对岁月静好、人生经历丰富后的满足与欣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天壤茫茫,人心殊观,未免因欠思馀。
太山邱垤,同载一方舆。
那更长沙下湿,祝融峰、才比吾庐。
秋风冷,攀缘汗浃,应叹苦区区。
登高,聊尔耳,何须蜡屐,谁暇膏车。
默存处,清都宛在须臾。
笑约乘鸾羽客,窥倒景、拊掌崎岖。
归来把,萸囊菊盏,一为洗泥涂。
少年同仕秦淮口,醉里殷勤扫花帚。
苍颜白发二纪中,梦断赏心并折柳。
非才晚污论思地,分察久观弹击手。
端方期不负耳目,诘曲谁能学跟肘。
善良无忧藜藿采,谗谄有类麇䴥走。
三年执法念少休,万里立功图不朽。
遥知二十五州民,即日春风散醇酒。
吏惊绣斧指东海,士喜文星避南斗。
由来炎云多瘴疠,是处黄茅少林薮。
自从英英贤牧至,蔽芾棠阴地无丑。
同年相逢定倾盖,痛饮何妨暂濡首。
书来不用诧梅花,共说苍生苏息否。
山中无历记时节,望月巡檐探花发。
适看如来金粟布,旋观姑射肤凝雪。
春自春兮秋自秋,总把繁枝插满头。
那知上界碧瑶洞,也忆人世逍遥游。
梅花雪片偏宜桂,手执新诗心已醉。
淮阴若肯过舞阳,卢子不羞从若士。
勋业良平亚,声名丙魏齐。
擎天安玉座,推毂聚金闺。
乡墅休鹏翼,沙堤望马蹄。
新麾辞海上,旧治乐湘西。
岂料占飞鵩,真成梦白鸡。
九重思汝砺,三镇有儿啼。
昔者同朝久,公乎不我睽。
八哀空日诵,一束几时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