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纹纱,参差曲槛,无计消他长夏。
金钲匿影,石燕穿云,缥缈灵旗来也。
隐隐轻雷度时,不惜真珠,抛残盈把。
似湘妃游泳,玉徽零乱,冰弦弹罢。
又疑是、破阵钱塘,青天飞去,雪霰一时交下。
介山昨夜,风雨黄昏,霹雳车凭谁借。
怊怅方塘,碧筒出水初圆,怎禁狼藉。
助新凉、午梦绳床,彷佛声飘鸳瓦。
窈窕纹纱,参差曲槛,无计消他长夏。
金钲匿影,石燕穿云,缥缈灵旗来也。
隐隐轻雷度时,不惜真珠,抛残盈把。
似湘妃游泳,玉徽零乱,冰弦弹罢。
又疑是、破阵钱塘,青天飞去,雪霰一时交下。
介山昨夜,风雨黄昏,霹雳车凭谁借。
怊怅方塘,碧筒出水初圆,怎禁狼藉。
助新凉、午梦绳床,彷佛声飘鸳瓦。
这首《惜余春慢·雨雹》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夏日雨雹之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
词的开篇“窈窕纹纱,参差曲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里幽静的景致,纱帘随风轻轻摇曳,栏杆错落有致,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无计消他长夏”则表达了对炎炎夏日难以消解的无奈感。
接着,“金钲匿影,石燕穿云”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金黄色的太阳隐匿在云层之后,仿佛躲藏起来,而石燕(一种小型鸟类)在云间穿梭,画面生动活泼。接下来的“缥缈灵旗来也”则引入了一种神秘而超脱的意象,仿佛有灵旗在空中飘扬,增添了词的意境。
“隐隐轻雷度时,不惜真珠,抛残盈把”描绘了雷声隐隐传来,如同珍珠般洒落在地面上,形象地表现了雨雹的景象。接下来的“似湘妃游泳,玉徽零乱,冰弦弹罢”则是将雨雹比作湘妃(古代传说中的女神)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以及冰弦(琴弦)弹奏后的零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色彩。
“又疑是、破阵钱塘,青天飞去,雪霰一时交下”则想象雨雹如同钱塘江潮水般汹涌而来,又像雪花和霰粒同时降下,展现了雨雹的壮观与突然。接下来的“介山昨夜,风雨黄昏,霹雳车凭谁借”则通过介山(可能指山名或泛指山)的风雨之夜,引入了雷电的元素,增加了词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最后,“怊怅方塘,碧筒出水初圆,怎禁狼藉”表达了对夏日美景被破坏的惋惜之情,方塘(方形的池塘)中碧绿的荷叶初生,却因雨雹而变得杂乱无章。词的结尾“助新凉、午梦绳床,彷佛声飘鸳瓦”则以午后的凉爽和梦境中的鸳鸯瓦上的声音收尾,既表达了对夏日短暂凉爽的期待,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而言,《惜余春慢·雨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夏日雨雹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回味有苦益,充肠宜苦锥。
其实虽地出,其雅则天资。
因思夏畦发,又见霜林吹。
赖彼庶可食,此外何所为。
膻芗易爽口,鼎豆徒解颐。
朝市安能羡,山林端足师。
悠然自公咏,殷勤还我贻。
咀嚼岂不乐,吟哦信非痴。
寄语秋塘翁,谢借渊明诗。
俄而两三年,未尝不诵之。
翁昔游钱湖,日日载酒嬉。
我方坐筦库,逐势利奔驰。
惟恐尘埃多,忘却山水奇。
所以从翁借,欲公知我为。
秋塘夫如何,蒲荷净涟漪。
塘上客谁来,宁作宋玉悲。
胸蟠夜光寒,健笔愈陆离。
西风一吟讽,万事都若遗。
应笑我投閒,犹能咏于斯。
渊明闭关辈,翁亦老苦锥。
怅然复归翁,起我百世思。
昔也寿皇时,盖以战而守。
强敌难得志,和书驿使走。
持循四十年,罔敢为戎首。
世道倏升降,甲兵忽在手。
轻举将略疏,彼彊反归咎。
遂令北伐篇,小大皆灭口。
不惮累金缯,祇愿和好久。
庙算属仁贤,尊事贵黄耇。
祖宗缔创深,施泽等高厚。
朝班上青琐,忧国合细剖。
行行远家林,寒露湿芜柳。
无恶夸毗儿,无哂拓落叟。
何须莫吟诗,何须力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