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琼筦顾守示和愚溪诗用韵饯之》
《琼筦顾守示和愚溪诗用韵饯之》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鲸浪中间一岛居,往时千虑笑狂愚。

伏波方略今堪拟,渤海声名断与俱。

小丑当从而靡矣,吾民其庶有瘳乎。

双旌整顿双泉了,归佐清朝泽广区。

(0)
注释
鲸浪:比喻巨大的困难或挑战。
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以善于平定叛乱著称。
渤海:古代中国的一个海域,这里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小丑:比喻无能或不重要的角色。
庶:大概,或许。
瘳:病愈。
双旌:两面旗帜,象征权力和责任。
清朝:指清朝政府,这里可能指诗人所处的历史时期。
翻译
在鲸鱼掀起的巨浪中有一座岛屿居住,过去人们曾因千思万虑而嘲笑狂妄无知。
如今的策略如同伏波将军的智谋,与渤海的声誉一同流传断续。
那些小人物应当顺从,我们的百姓或许能从此病痛中恢复。
整顿好双旗,完成使命后,我将回归辅佐清王朝,为广大的地区带来恩泽。
鉴赏

这首诗语言古朴,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鲸浪中间一岛居”即设定了一种超脱红尘、独自享受大自然之美的意象。“往时千虑笑狂愚”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烦恼的回忆和自嘲,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伏波方略今堪拟,渤海声名断与俱”两句,通过水波的平息和对渤海声名的提及,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以及希望能够超越世俗纷扰,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小丑当从而靡矣”一句,采用了古代天文学中的术语,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情感。“吾民其庶有瘳乎”则是诗人对于国人的福祉和安康的关切。

最后两句“双旌整顿双泉了,归佐清朝泽广区”,通过对军旗(双旌)和泉水(双泉)的描写,以及“清朝”一词的使用,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的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福祉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杂咏五首·其五

小雨萧萧润水亭,花风飐飐破浮萍。

看花听竹心无事,风竹声中作醉醒。

(0)

玉蝴蝶.和梁才甫游园作

御水縠纹风皱,画桥横处,沙路晴时。

曲坞藏春,朱户翠竹参差。

过墙花、娇无限思,笼槛柳、低不胜垂。海棠枝。

为东君爱,未敢离披。迟迟。

日华融丽,悠扬丝管,掩冉旌旗。

喜入繁红,坐来开尽不须吹。

听莺迁、还思上苑,约凤浴、应展新池。促归期。

燕飞蝶舞,特地熙熙。

(0)

快哉行呈诸友兼简仲美

脱巾草坐踏地歌,花影落酒生红波。

拔剑横膝仰面笑,醒眼不识天为何。

平时尘土埋英雄,却学弄笔为雕虫。

太阿补履不足用,老骥捕鼠终无功。

安得雄心大胆子,与之把臂论心事。

不使生前眼见仇,何用死时尸磔市。

人生病老多壮时,百岁祗如梭过机。

安能局促努筋力,眼穿仰望丹桂枝。

(0)

游王官谷

耐辱幽人不愿名,一丘一壑遂高情。

门前流水无冬夏,想见先生到骨清。

(0)

小洞天

丰登少公事,时得访林泉。

凿破蓬丘岛,潜通小洞天。

岩瞻横北面,钓隐近西偏。

缥缈云藏阁,依稀石似船。

崖平好磨琢,洞窈足回旋。

路贯层巅上,人随曲巷穿。

海光常潋滟,山色更清妍。

真可消尘俗,何妨中圣贤。

烟霞无尽藏,风月不论钱。

胜概好收拾,凭谁秉笔椽。

(0)

山中·其七

寂寂门无长者车,穿深逗密惬幽居。

花能红白锦相似,山自青苍画不如。

鹤骨政应先狗马,雏孙殊未辨龙猪。

皇天老眼何缘错,高枕松风莫管渠。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