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别罗时清》
《赠别罗时清》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处宫庭元洞开。

握手论文两凄断,登山临水重徘徊。

亦山亭下梅花径,明日先生独自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biéluóshíqīng
sòng / yángwàn

suìxiāngcóngkuàizāidōngyóuxīngjìnquè西huí

shīzhōngfēngyuèjiāngjièshèngchùgōngtíngyuándòngkāi

shǒulùnwénliǎngduàndēngshānlínshuǐzhòngpáihuái

shāntíngxiàméihuājìngmíngxiānshēnglái

翻译
四岁时就相伴也很快乐,向东游玩后又返回西方。
诗中的风月没有边界,神圣的地方宫殿庭院始终敞开。
握着手讨论文章,两人都感到悲伤,登山临水又徘徊。
在亦山亭下的梅花小径,明天先生你将独自前来。
注释
四岁:指幼时。
相从:相伴。
快哉:快乐之事。
东游:向东游玩。
兴尽:玩得尽兴。
却:然后。
西回:向西返回。
诗中:在诗的世界里。
风月:自然景色和情感。
无疆界:没有界限。
圣处:神圣之地。
宫庭:宫殿。
元:本来就是。
洞开:敞开。
握手:手握着手。
论文:讨论文章。
凄断:悲伤。
登山临水:登山观水。
重徘徊:再次徘徊。
亦山亭:亦山亭子。
梅花径:梅花小路。
明日:明天。
先生:对对方的尊称。
独自来:独自前来。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杨万里所作,题为《赠别罗时清》。诗中的意境浓郁,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罗时清自幼相识,一同旅行探索,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都充满了激情和快乐,但最终也要回到起点。

"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处宫庭元洞开。"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的境界,诗人认为在诗意中,可以找到超越时空限制的自由和开放的心灵空间,这里所谓“圣处”,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的净土或理想之地。

"握手论文两凄断,登山临水重徘徊。"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在握手告别时,诗文的交流显得尤为珍贵;而在攀登高山、眺望流水之际,又能引发更多的沉思和徘徊。

"亦山亭下梅花径,明日先生独自来。" 最后两句则预示了一种期待与寂寞。诗人似乎在邀请罗时清在次日独立来访位于亦山亭下的梅花小径,这里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着对友人的深情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共度时光的回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题人州砻岩

盖山限华夷,夷水不得出。
涧壑相奋撞,竟朽此山骨。
想其初洞达,借势有神物。
臂开青石壁,黤黮乌龙窟。
奔流成长溪,岩洞寒突兀。
秉烛千步游,怪景才仿佛。
华发结乳顶,空翠谁扫拂。
石田耕未熟,石鼓响不没。
灵仙眇羽化,古庙凛纡郁。
我来庚伏初,弄水解缨绂。
清甘流渴肺,妙听含钟律。
两腋御泠然,回产叹飘忽。

(0)

题斯行厚亲庵世祀阁二首

不用登临趣,凭高心重催。
庞公勤上冢,束晳更循陔。
羊枣终身慕,莪蒿鞠子哀。
年年拜寒食,岂但数云来。

(0)

题云峰齐云阁示住山思达二绝

秀色参差千万端,浩然无碍碧天宽。
上人若见相齐处,试与凭栏指似看。

(0)

挽黎承事

北正黎司地,南来得姓繁。
清时能教子,余润必高门。
珠蚌他年誉,金籝晚岁温。
王师勤佐馈,乡斗待平反。

(0)

挽谭邦鉴

契好联三世,交情晚更深。
宦游乖握手,书到岂论心。
叹失超胜原,愁闻相挽音。
平生一尊酒,已矣不同斟。

(0)

再和前韵本欲创亭以获时而止

不因修筑废农时,欲以仁心翊化基。
野草从来丰可藉,量陂元自渺无湄。
登临有惬三檛鼓,衰病多惭一斗卮。
独喜高秋对黄菊,风吹乌帽看云移。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