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州裴郎中赴阙后投简寄友生》
《湖州裴郎中赴阙后投简寄友生》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锦帐郎官塞诏年,汀州曾驻木兰船。

祢衡酒醒春瓶倒,柳恽诗成海月圆。

歌蹙远山珠滴滴,漏催香烛泪涟涟。

使君入拜吾徒在,宣室他时岂偶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péilángzhōngquēhòutóujiǎnyǒushēng
táng / luóyǐn

jǐnzhànglángguānsāizhàoniántīngzhōucéngzhùlánchuán
héngjiǔxǐngchūnpíngdǎo

liǔyùnshīchénghǎiyuèyuán
yuǎnshānzhūlòucuīxiāngzhúlèiliánlián

使shǐjūnbàizàixuānshìshíǒurá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某一年春天,受到官府征召前往京城的经历。从“锦帐郎官塞诏年”可知,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让诗人必须起程。接着,“汀州曾驻木兰船”表明诗人曾在汀州停留,乘坐装饰着木兰花的船只。这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背景。

“祢衡酒醒春瓶倒”中的“祢衡”应为“席上”,表达的是宴会结束,酒醒之后春日光景;“柳恽诗成海月圆”则是说在这美好的时节里,诗人创作了与海月相映的佳作,显现出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下两句“歌蹙远山珠滴滴,漏催香烛泪涟涟”写出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别的一种哀伤之情。诗中的“歌蹙”一词传达了对远方山峦的怀念,而“珠滴滴”则形容泪水如断线续,表达了诗人的不舍和悲痛。

最后两句“使君入拜吾徒在,宣室他时岂偶然”透露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于命运安排的一种宿命观。这里的“使君”可能指代朋友或同僚,而“吾徒在”则表明诗人的弟子或门生仍在故土,显示了他与根基之地的情感联系。“宣室他时岂偶然”中,“宣室”应为“宣召”,意为被征召的时刻;“他时”指的是过去,而“岂偶然”则表达了一种宿命观点,认为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注定好的安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征召离别故土的一种复杂情绪。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次陈公远重阳绝句五首·其一

七载长安未到家,白云长望驻天涯。

今朝纵有登高兴,为望孤云不为花。

(0)

观上滩舟中有感

滩石高低水不平,水流滩急总无情。

舟人到此浑无赖,抱着篙儿叫几声。

(0)

为多情忆别

一夜同衾百夜思,交欣未已便分离。

揽衣辗转无眠处,推枕徘徊起坐时。

云雨到头浑是梦,烟花满眼转生悲。

多情却被无情苦,好汉磨来也似痴。

(0)

赠梁大尹之京二首·其二

萧萧疋马去朝天,航海梯山路八千。

清绩未陈双阙下,仁心先到五云边。

新莺细柳长安晓,丽日光风大比年。

朝罢快看承宠处,锦袍香蔼御炉烟。

(0)

观修道路有作

裂石崩山急急忙,县官脩路筑桥梁。

一朝直起千人众,两道横开四丈长。

坑坎几时填得满,田园到处被侵伤。

驰车骤马平平过,谁敢崎岖怨路旁。

(0)

读家兄近作谨次原韵

关山迢递此心孚,烟景谁争任五湖。

忧乐眼前尊酒共,别离江上片帆孤。

鸿因避雪穿云去,鹗为横秋向日呼。

此后桑榆收未晚,不须惆怅失东隅。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