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逍遥慰索居,寒光如月夜窗虚。
拈毫高咏孤山下,万树梅花雪一庐。
诗酒逍遥慰索居,寒光如月夜窗虚。
拈毫高咏孤山下,万树梅花雪一庐。
此诗描绘了一幅诗酒相伴、逍遥自在的生活画卷。诗人以“诗酒逍遥慰索居”开篇,点明了自己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通过饮酒赋诗来消磨时光。接着,“寒光如月夜窗虚”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寒冷的光线比作皎洁的月光,映照在空荡荡的窗户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拈毫高咏孤山下”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他手持笔墨,在孤山之下高声吟唱,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创作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最后,“万树梅花雪一庐”以壮丽的景象收尾,千树万树的梅花如同雪花般覆盖在小屋之上,既是对前文情境的升华,也寓意着诗人心境的纯净与高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立于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找灵感、寄托情感的艺术情怀。
仲冬方寒荔挺出,仲夏方炎靡草死。
若将朝菌比大椿,相去何啻千万里。
金芝仙草不可见,长生之草略相似。
少时曾识青青色,今日得之乃真是。
天工矜悯轻丧生,故出珍苗普相示。
若言神仙可学致,自是未得养生理。
先生乐道者,于世澹无欲。
高风自绝人,正行不违俗。
朅来城阙游,不受尘事触。
目久望林壑,驾言反幽筑。
家临滍水阳,路转春山曲。
东风吹百花,红紫满岩谷。
蚕桑事未起,农里得徵逐。
社酒浊易求,山蔬晴可斸。
幽寻月吐岭,高卧日照屋。
应念尘中人,胡为自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