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峡桥和东坡韵》
《三峡桥和东坡韵》全文
元 / 龙仁夫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笋舆写青崖,驶若风?溜。掀髯三峡岭,笑俯万蚁斗。

双龙忽何之,萧萧帝左右。

我来得清寒,冰雪才满窦。

重岩阒太阴,倒挂愁猿狖。

下有碧琉璃,冷抱饥虬瘦。

琅琅入僧筒,缥缈云烟奏。

浏然洗尘心,永谢黄门窦。

重游二十年,俯仰一昏昼。

摩挲病齿牙,自爱元水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峡桥上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其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首先,诗人以“笋舆写青崖,驶若风?溜”开篇,将三峡的山峦比作竹轿上的青色岩石,快速移动,仿佛风中的流水,生动地描绘了三峡的动态美。接着,“掀髯三峡岭,笑俯万蚁斗”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岭以生命力,仿佛它在笑看下方的万蚁争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双龙忽何之,萧萧帝左右”则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的神秘氛围,双龙突然消失,似乎在皇帝的左右嬉戏,增添了神话色彩。而“我来得清寒,冰雪才满窦”则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环境中独自游览的感受,凸显了三峡的独特气候。

“重岩阒太阴,倒挂愁猿狖”描绘了深山中寂静的夜晚,倒挂着的猿猴似乎在为夜的来临感到忧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下来,“下有碧琉璃,冷抱饥虬瘦”则将下方的水面比作碧绿的琉璃,冷气环绕着饥饿的虬龙,形象地表现了水的清澈与生命的艰难。

“琅琅入僧筒,缥缈云烟奏”一句,通过声音的描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僧人的诵经声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最后,“浏然洗尘心,永谢黄门窦”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得到心灵的洗涤,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重游二十年,俯仰一昏昼。摩挲病齿牙,自爱元水漱”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二十年前的重游,如今再临,时光荏苒,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依旧如初,通过抚摸病齿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自我净化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峡桥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龙仁夫

龙仁夫
朝代:元

博究经史,以道自任。宋亡,负海内重名,举为江浙行者儒学副提举,未赴。曾主持江浙行省贡举。后任陕西儒学提举。晚年寓居黄州。文集不传,诗文与同郡刘岳申、刘诜齐名,而文“尤奇逸流丽”。所作散见于元代文献中。
猜你喜欢

挽焦适道寺丞二首·其一

气质推浑厚,言谈见切磋。

过从方里巷,挽送忽山阿。

吉士今如此,高穹定若何。

交游虽不乏,耆旧已无多。

(0)

与盛毅同赋暮角行

城头滚滚寒烟起,城里无人冷如水。

一声暮角聒地来,声中宛转含馀哀。

逡巡流入单于调,耳边似近单于台。

坐客未终听,对面泪双迸。

那复将军绝塞眠,朔风吹落玉帐边。

狼烟未尽不待晓,恨不立起铭燕然。

何人始制角中曲,幽怨到今传不足。

吁嗟画角终无情,百年日月销此声。

(0)

答章传道二首·其一

旋刻辞章就礼闱,禁园花在遂空归。

客愁春雪杯间释,诗句青云纸上飞。

从祖近持丞相印,旧交半著侍臣衣。

扬雄未老犹堪荐,忍听沧洲买钓矶。

(0)

海棠

西蜀传芳日,东君著意时。

鲜葩猩荐血,紫萼蜡融脂。

绛阙疑流落,琼栏合护持。

无诗任工部,今有省郎知。

(0)

对雪六首·其二

草树惊全失,山河望转非。

片时藏地险,底处极天围。

楼半轻相逐,檐前急自飞。

乘风还有意,故去点人衣。

(0)

马上见庭竹

玉圆碧瘦与谁期,只待丹山綵凤饥。

生傍短墙真失所,可怜直节众人窥。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