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0)
注释
向来:一直以来。
鹰祭鸟:鹰捕食鸟类,这里比喻自然界的食物链。
白藏:秋季的别称,指秋天万物收藏。
叶下:树叶落下的地方。
空惊吹:对秋风感到惊讶与空虚。
天高:形容天空高远。
不见心:喻指难以揣摩自然或人生的深意。
气收:秋气收敛,指秋季气候变得沉稳。
禾黍熟:庄稼成熟,象征收获的季节。
风静:风停了,一切归于平静。
草虫吟:草丛中的昆虫发出叫声。
缓酌:慢慢地饮酒。
樽中酒:杯中的酒,代指享受生活。
容调:调整、放松心情。
膝上琴:放在膝盖上的琴,代表文人雅兴。
翻译
一直以来都是鹰在祭祀其他飞鸟,渐渐感觉到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深了。
树叶落下,徒然惊叹于秋风的吹拂,天空如此高远,却无法窥见大自然的内心。
秋气收敛,庄稼成熟,风静下来,草丛中的虫子开始低吟。
慢慢品尝杯中的美酒,调节好心情,让膝上的琴声悠扬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农村生活场景。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开篇即以鹰祭鸟为引,表现出自然界食物链的一种残酷美丽。然而,这种生存竞争也逐渐深入白云之中,让人感到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力的交织。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诗人的视线转向地面,落叶间的空气微动令人惊讶,而头顶上的苍穹无垠,更是难以窥测天意,这里也可理解为对自然之神秘的敬畏。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随着季节的转换,农作物逐渐成熟,而微风中传来的是草间昆虫的和鸣声,这不仅是夏末秋初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大自然在季节更迭中的平衡与和谐。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诗人在这样的自然氛围中,悠然地品味着手中的美酒,同时也轻拨着膝上的琴弦。这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也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艺术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写实,展示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又不失文人情怀的田园景致。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九日

西风吹白雁,天半落秋声。

感此无衣客,登高赋不成。

并门横大漠,涞水绕长城。

惜别那能醉,樽中酒自清。

(0)

中都·其二

高皇汤沐色,浩荡楚天开。

南北风云会,春秋玉帛来。

灵旗龙陟降,王气凤盘回。

根本岐丰旧,还期辟草莱。

(0)

寿易吾豫

帝里看春最少年,比年多只恋林泉。

频移隐地金囊涩,久坐穷山木榻穿。

脱粟便为终岁计,道书相共午时眠。

酒酣笑向妻儿说,梅尉元来是列仙。

(0)

送王紫巘

频年伤远道,此别更难任。

我守枯株老,君怀寸草心。

采芝罗岳峭,钓鲤洞庭深。

未有前期在,相思空好音。

(0)

题王惠州紫诠使君观瀑图三首·其三

曾宿田盘最上方,一麾频岁驻罗阳。

知君滋味尝都遍,南北山泉孰较长。

(0)

蒋莘田学使自河南寄示新刻赋寄二首·其二

别来吟兴定何如,老树庭边客渐疏。

积水在门梅雨后,新蝉依岸荔香初。

中州纸贵今时赋,少室峰高昨日书。

犹记去年相送地,粤人千里拜干旟。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