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六移枝》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六移枝》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筐载似襁负,蠕蠕缘不禁。

后时要尔养,肯谓恩勤深。

不知家已移,食饱眠于林。

蚕乎我诚苦,待儿无此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蚕农在春季移栽枝条以培育更多蚕茧的情景,充满了对蚕农辛勤劳作的同情与赞美。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首句“筐载似襁负”,以筐装载蚕茧比作母亲背负婴儿,形象地表达了蚕农对蚕茧的精心照料和爱护之情。接着,“蠕蠕缘不禁”描绘了蚕儿在茧中蠕动的情景,虽小却充满生命力,引人怜爱。

“后时要尔养,肯谓恩勤深。”这两句转折,强调了蚕农为了蚕儿的成长不惜付出辛勤努力,即使时间紧迫也不放弃,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望。

“不知家已移,食饱眠于林。”这里通过描述蚕农在忙碌之余,选择在树林中休息,既表现了他们的劳逸结合,也暗示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蚕乎我诚苦,待儿无此心。”诗人直抒胸臆,感叹养蚕之艰辛,但面对未来,蚕农依然满怀期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蚕农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品质,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隋家井

玉钩栏下寒泉水,金辘轳边影照人。

此水今为九泉路,数枝花照数堆尘。

(0)

秋夜怀紫阁峰僧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

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0)

长安客感

日过千万家,一家非所依。

不及行尘影,犹随马蹄归。

(0)

塞上宿野寺

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

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

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

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0)

早秋月夜

身闲伴月夜深行,风触衣裳四体轻。

为见近来天气好,几篇诗兴入秋成。

(0)

望终南

日爱南山好,时逢夏景残。

白云兼似雪,清昼乍生寒。

九陌峰如坠,千门翠可团。

欲知形胜尽,都在紫宸看。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