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指膝间,目视霄汉。意象轩举,邈无畔岸。
刚大之气,塞于天渊。俯仰无怍,纵心浩然。
叉指膝间,目视霄汉。意象轩举,邈无畔岸。
刚大之气,塞于天渊。俯仰无怍,纵心浩然。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人雅士,即所谓的“龙眠居士”,他以画笔赞颂十六位大阿罗汉。诗中通过“叉指膝间,目视霄汉”这一形象描绘,展现了龙眠居士超凡脱俗的气度与视野,仿佛能与天际相接,心胸广阔无垠。接着,“意象轩举,邈无畔岸”进一步强调了其思想境界的高远与深邃,仿佛超越了世俗的界限,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逍遥。
“刚大之气,塞于天渊”则赞美了龙眠居士内在的刚毅与正直,这种力量充盈天地之间,既体现了他的道德品质,也象征着他对真理与正义的执着追求。最后,“俯仰无怍,纵心浩然”表达了他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坦荡与自信,心灵得以自由舒展,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心怀宇宙的豁达与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眠居士的描绘,不仅赞扬了他的艺术成就,更凸显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君不见泰华峰头涓涓溜,直到尾闾天尽头。
又不见白云触石便成雨,只如蜃气能为楼。
樵谷老人百不忧,熟知造化有短脩。
琴张惜不随桑户,惠生何暇问庄周。
石子坳头土一抔,便是尧夫安乐窝。
千载与汝同优游,呜呼千载与汝同优游。
流光去不再,往事安可追。
吾侪谢尘务,生平况衰迟。
眷兹溪山胜,不乐将何之。
卓哉石川翁,才名冠当时。
青春命孤棹,雅社怀英耆。
旷达迈时俗,古道遵皇羲。
匪徒骋游观,真性日以颐。
沧桑有更变,久要谅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