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泰华峰头涓涓溜,直到尾闾天尽头。
又不见白云触石便成雨,只如蜃气能为楼。
樵谷老人百不忧,熟知造化有短脩。
琴张惜不随桑户,惠生何暇问庄周。
石子坳头土一抔,便是尧夫安乐窝。
千载与汝同优游,呜呼千载与汝同优游。
君不见泰华峰头涓涓溜,直到尾闾天尽头。
又不见白云触石便成雨,只如蜃气能为楼。
樵谷老人百不忧,熟知造化有短脩。
琴张惜不随桑户,惠生何暇问庄周。
石子坳头土一抔,便是尧夫安乐窝。
千载与汝同优游,呜呼千载与汝同优游。
这首《乐丘短歌》由明代诗人徐威所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泰华峰头涓涓溜,直到尾闾天尽头”,通过描述泰山之巅细流不断,最终汇入天边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不息,以及生命的绵延不绝。这种对自然界的描绘,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隐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接着,“白云触石便成雨,只如蜃气能为楼”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白云触碰岩石变为雨水,以及蜃气形成楼阁的现象,寓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变幻莫测的美,也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多变性。
“樵谷老人百不忧,熟知造化有短脩”则通过一位山谷中的老樵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接受。老樵夫虽生活简朴,却能从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琴张惜不随桑户,惠生何暇问庄周”这两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的向往。琴张不愿随波逐流,惠生也不屑于世俗的束缚,他们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超越。
最后,“石子坳头土一抔,便是尧夫安乐窝。千载与汝同优游,呜呼千载与汝同优游”则以石子坳头的一抔土,象征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是诗人理想中的安乐之所。他希望与世无争,悠游自在,即使千年之后,也能保持这份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
终年常裸足,连日半蓬头。
带月乘渔艇,迎寒绽鹿裘。
已于人事少,多被挂冠留。
素业堆千卷,清风至一丘。
苍黄倒藜杖,伛偻睹银钩。
迹愧巢由隐,才非管乐俦。
从来自多病,不是傲王侯。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久卧云间已息机,青袍忽著狎鸥飞。
诗兴到来无一事,郡中今有谢玄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