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阴覆野亭,绿波漾漾没沙汀。
短藜记得寻幽处,一路莺声酒半醒。
绿树阴阴覆野亭,绿波漾漾没沙汀。
短藜记得寻幽处,一路莺声酒半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首句“绿树阴阴覆野亭”,以“绿树”和“阴阴”营造出一片浓密而清新的自然氛围,野亭被绿树覆盖,仿佛与周围的绿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接着,“绿波漾漾没沙汀”一句,将视线转向水面,绿波荡漾,与远处的沙汀相接,形成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短藜记得寻幽处”中的“短藜”指的是行人的拐杖,这里借指诗人或游客在寻找幽静之地时所使用的工具。这一句通过“记得”二字,暗示了诗人对这次郊游经历的深刻印象,以及对探索未知、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一路莺声酒半醒”则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路上,耳边传来阵阵黄莺的啼鸣,似乎在为这美好的春日添上几分生机与活力。同时,“酒半醒”既表现了诗人可能在旅途中饮酒小憩的情景,也暗含了在自然美景中逐渐忘却尘世烦恼、心灵得到释放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郊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风光画卷。
文字不饱煖,岁月多别离。
入门见和适,出门亦安之?
兰帏照秋月,轧轧鸣素机。
亦有还道思,赖汝相慰怡。
邻儿得父爱,欢跃庭东墀。
傲汝汝辄妒,时问余归期。
余还更娇泣,索饼频呼饥。
风雪浩平原,昨归岁云莫。
汝来依我眠,絮语夜深诉。
犹恐汝身睡,让席不敢惊。
汝弟梦朝起,还作呼姊声。
汝姑年八龄,与汝齐肩行。
娟娟过花下,俏影骤疑汝。
搴帏一顾之,心黯复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