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腰怜楚国,响屧媚吴宫。
静息吹春绿,醺肌滟晚红。
风情团扇约,月意曲阑通。
藻野初逢日,桃花喷玉骢。
细腰怜楚国,响屧媚吴宫。
静息吹春绿,醺肌滟晚红。
风情团扇约,月意曲阑通。
藻野初逢日,桃花喷玉骢。
这首诗描绘了楚国与吴宫的风情,以及春日绿意与晚霞红晕的交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柔情与月色的诗意,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之中。
“细腰怜楚国”,开篇便以楚国的女子细腰为引,表达了对楚国女子的怜爱之情,暗示了楚国女子的柔美与风情。
“响屧媚吴宫”,转而描绘了吴宫中女子轻盈的脚步声,如同音乐一般悦耳,表现了吴宫女子的娇媚与灵动。
“静息吹春绿,醺肌滟晚红”,这两句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晚霞的绚烂,通过“静息”与“醺肌”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风情团扇约,月意曲阑通”,这里将风情与团扇相联系,暗示了女子在月光下的优雅与神秘,同时“月意曲阑通”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浪漫与幽静。
“藻野初逢日,桃花喷玉骢”,最后两句以日出时分的藻野和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骏马的英姿,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活力,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古代女子的柔情与自然界的美好,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艺术性的佳作。
明月摇落夜,深堂清净弦。
中间楚妃奏,十指哀婵娟。
寥寥夜含风,荡荡意如泉。
寂寞物无象,依稀语空烟。
旅人多西望,客雁难南前。
由来感神事,岂为无情传。
容华能几时,不再来者年。
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田家俯长道,邀我避炎氛。
当暑日方昼,高天无片云。
桑间禾黍气,柳下牛羊群。
野雀栖空屋,晨昏不复闻。
前登澳梁坂,极望温泉分。
逆旅方三舍,西山犹未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