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一首》
《诗一首》全文
宋 / 叶衡   形式: 七言绝句

东家屋被西家盖,仔细思量无利害。

他时折屋别陈词,如今且以壁为界。

(0)
翻译
东家的房子被西家盖在上面,仔细想想并没有什么好处坏处。
将来如果房屋出现问题,可能会有新的说法;但现在就以墙壁作为两家的界限。
注释
东家:指居住在房子的一方。
屋:房子。
西家:指在另一侧盖房子的人。
盖:建造或覆盖。
思量:思考、考虑。
利害:利益和损害。
他时:将来的时候。
折屋:房屋损坏或倒塌。
陈词:陈述理由或解释。
且:暂且。
壁:墙壁。
为界:作为分界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情景。在古代中国,居住环境往往紧凑,邻里关系密切。诗人通过对东家屋被西家盖的描述,展现了邻里间的理解与忍让。

"东家屋被西家盖"一句直接描绘了事件本身,即东家的房屋被西家所覆盖。这不仅是空间的重叠,也反映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

"仔细思量无利害"则透露出诗人对此事的深思熟虑,认为这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损害或危险。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淡定心态,以及他对邻里关系中和谐与理解的重视。

"他时折屋别陈词"这句表达了过去可能发生过类似事件,但每次都有不同的解决方式。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轮回,同时也强调了人们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如今且以壁为界"则是诗人对当前情况的一种接受与妥协。在古代中国,墙壁不仅是物理上的分界,更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私有财产和个人空间。诗人的这番表述,既展现了对邻里间界限的尊重,也体现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对邻里关系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活中的小矛盾时所表现出的宽容与智慧。

作者介绍
叶衡

叶衡
朝代:宋   字:梦锡   籍贯:金华城区   生辰:1114—1175

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时年二十七,调福州宁德簿,摄尉,知于潜县,擢知常州。入为太府少卿,迁户部幸郎。下母,起复除枢密都承旨。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为淮西江东总领。历知荆南、成都。乾道九年知建康府。淳熙元年(1174年),召为户部尚书,累迁右丞相兼枢密使。又次年,为汤邦彦所谮,罢,郴州安置。十年卒,年六十二。《宋史》卷三八四有传
猜你喜欢

春日光州怀归

偶寄微官学广文,岂能经术似河汾。

青春萧艾愁中长,白昼鱼龙梦里闻。

宦业荒斋惟乱帙,世情高枕但浮云。

思归南海依慈母,便向朱明祝圣君。

(0)

黄杨山

石牙初豁转成含,近顶如脐著一庵。

谷口进来三万丈,数株松柏似江南。

(0)

十六夜宿叶坊玩月

昨照桥中阁,今辉驿口沙。

清光迷魍魉,冷晕呕虾䗫。

与水浮诸海,将山碧一涯。

春风正司令,桂树暂停花。

(0)

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州寺次韵

风雨偏从险道尝,深泥没马陷车箱。

虚传鸟路通巴蜀,岂必羊肠在太行。

远渡渐看连暝色,晚霞会喜见朝阳。

水南昏黑投僧寺,还理羲编坐夜长。

(0)

秋兴二首·其一

秋来百虫号,各自悲其生。

物情尚有感,况乃骨肉情。

幽幽堂背花,岁晚雪色零。

忘忧更不忘,日夕忧思增。

嗟尔客游子,胡为常远行。

(0)

寄衣诗

情同牛女隔天河,又喜秋来得一过。

岁岁寄郎身上服,丝丝是妾手中梭。

剪声自觉和肠断,线脚那能抵泪多。

长短只依先去样,不知肥瘦近如何。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