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争名地,吾师独此闲。
题诗招上相,看雪下南山。
内殿承恩久,中条进表还。
常因秋贡客,少得掩禅关。
万国争名地,吾师独此闲。
题诗招上相,看雪下南山。
内殿承恩久,中条进表还。
常因秋贡客,少得掩禅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名为《寄栖白上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万国争名地,吾师独此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繁华世界与寂静山林的对比图景。"万国争名地"指的是世间纷扰,万邦争斗,以求得一席之地,而"吾师独此闲"则显示出诗人所崇敬的师傅栖白上人超脱尘俗,独享宁静。
"题诗招上相,看雪下南山。" 这两句中,“题诗”是指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栖白上人的敬仰之情;“招上相”则显示了诗人希望师傅能够看到自己的诗作,感受到这份心意。"看雪下南山"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诗人或许在这样的静谧中寻找灵感,或是对栖白上人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内殿承恩久,中条进表还。" 这两句中的“内殿”、“中条”可能指的是宫廷内部的某个位置或职位,“承恩久”则意味着长时间受到了皇帝的恩宠;“进表还”则是指朝臣上表奏报之后再次返回来往。从这两句可以推测诗人可能曾在宫中担任过一定的职务,但心中的平静并未因此而改变。
"常因秋贡客,少得掩禅关。"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常因秋”时节去拜访栖白上人,可见其对师傅的尊敬与友情;“少得掩禅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渴望能像栖白上人那样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闭关修炼。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栖白上人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对于平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
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
请君鞲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
自矜诸马皆不及,却忆百金新买时。
香街紫陌凤城内,满城见者谁不爱。
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
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鬉高。
枥上看时独意气,众中牵出偏雄豪。
骑将猎向南山口,城南孤兔不复有。
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
忆昨看君朝未央,鸣珂拥盖满路香。
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
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
待君东去埽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