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0)
注释
倏忽:忽然,形容时间短暂。
温风:温暖的风。
因循:顺着,按照自然规律。
小暑: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天气开始炎热。
竹喧:竹林中的喧闹声,这里指风吹竹叶的声音。
先觉雨:预感到雨即将来临。
山暗:山色变得昏暗。
闻雷:听到雷声。
户牖:门窗,户指门,牖指窗。
深青霭:深青色的雾气。
阶庭:台阶和庭院。
长绿苔:长满了绿苔。
鹰鹯:鹰和鹯,都是猛禽,这里代指猛禽类。
新习学:开始学习,指学习新的技能或适应新的环境。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夏秋季节鸣叫。
莫相催:不要急促地催促,这里有让时光慢慢流过的意味。
翻译
忽然间暖风到来,随之小暑悄然而至。
竹林喧闹预示着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中已能听到雷声隆隆。
门窗深处泛起青色的雾气,庭院的台阶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
鹰和鹯开始学习新的飞翔和捕猎,蟋蟀啊,不要急促地催促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小暑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生态变化。"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写出了小暑到来的突然和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则展示了竹林在风中沙沙作响,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以及远处山谷中已经传来了雷声。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这一句描写了室内外的景象,窗棂间透射进来的光线被树叶挡得斑驳,门前石阶上长满了青苔,表现出夏日的静谧与生机。

最后两句"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则是对自然界中生物行为的观察,鹰鹯在学习如何捕猎,而蟋蟀则无需互相催促,它们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暑时节的丰富生机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观察与感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行香子.赋恨

取次相亲。打叠消魂。再休避、小媵鱼鳞。

个时心事,费尽温存。有几分怜,几分爱,几分嗔。

参横斗转,匆匆归去。木苍琅、隔断重津。

分明眼底,欲见何因。似镜中花,水中月,梦中云。

(0)

己亥杂诗·其五十四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七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0)

野兴四首·其一

寓馆无常地,轻装不宿谋。

迷途问耕叟,过渡上渔舟。

野饭香炊玉,村醪滑泻油。

还家亦无事,随处送悠悠。

(0)

猎罢夜饮示独孤生三首·其二

关辅何时一战收,蜀郊且复猎清秋。

洗空狡穴银头鹘,突过重城玉腕骝。

贼势已衰真大庆,士心未振尚私忧。

一樽共讲平戎策,勿为飞鸢念少游。

(0)

采莲曲

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

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

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

(0)

水调歌头·其二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