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水调歌头·其二》全文
- 注释
- 塞垣:边防城池。
戛:敲击。
翩翩:轻快地来往奔驰。
黑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北。
极目:放眼,一眼望不到边。
雕弓:古代雕、雕相通,雕弓,可以解释为射雕的弓,也可以说是雕刻过花纹的弓,这里与白羽并列恐为后者。
白羽:尾部缠有白色羽毛的箭。
铁面:战马所带铁制面具,用以保护马的头部。
骏:对好马的美称。
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青冢:汉王昭君墓。
冢:隆起的坟墓。
特地:特别。
- 翻译
- 塞外的太阳已经落下了,狂风呼啸地袭卷着人们身着的战袍。几位兵士带着弓箭,策马深入黑山头。极目远眺,茫茫千里黄沙,一望无际,空旷的天地里只有几位行猎的好手携雕弓,佩白羽,表情严肃,如风驰电掣般策马飞奔。隐隐约约竟仿佛望见了夜色里的昭君陵,心里波澜起伏。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黄庭坚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深意的边塞行军之作。诗人通过落日、风劲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戍守的壮阔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汉朝盛世和当时宋王朝稳固统治的赞美。
首句“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以落日塞垣(即塞上)之景为开端,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晚上的画面。"风劲戛貉裘"则是战士们披着貉皮大衣御寒的场景。接下来的“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表达了军人们在边塞地带进行狩猎活动的情形。
中间部分“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骇骅骝。”则是对广阔无垠的戍守景象的描绘。"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古代汉朝强盛时期的怀念,同时也透露了一种皇权之下的美好生活和封建礼教的束缚。
末尾部分“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作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则是对朝廷内阁中的贤能宰相以及边疆上的勇猛将领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力强盛、民族和睦和君主长久安稳统治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透露出了一种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文化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