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夜·其一》
《舟夜·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芦花清浅处,鱼食月光寒。

吹笛愁鸿雁,惊飞过碧滩。

风多须系艇,露少好垂竿。

竹里窥人甚,青青白玉盘。

(0)
鉴赏

这首《舟夜(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江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舟行水上、月照芦花、鱼食月光、笛声悠扬、雁群惊飞、风起浪涌、露重垂钓等景象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芦花清浅处”,点明了地点,芦花在水边轻轻摇曳,清浅的水面映衬着月光,营造出一种淡雅的美感。接着,“鱼食月光寒”一句,通过鱼儿在月光下觅食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吹笛愁鸿雁,惊飞过碧滩”两句,诗人借笛声和鸿雁的惊飞,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对远方的思念。笛声悠扬,却也带着一丝哀愁,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鸿雁的惊飞,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离别与迁徙的主题。

“风多须系艇,露少好垂竿”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生活的诗意追求。在多风的夜晚,需要系稳小船,以免被风吹走;而在露水稀少的时刻,正是垂钓的好时机。这两句既体现了生活的实际需求,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享受。

最后,“竹里窥人甚,青青白玉盘”以竹林中窥视的人影,比喻夜晚的月亮如同青青的白玉盘,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夜竹林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舟夜(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舟行夜航中所体验到的孤独、忧愁与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移居西湖作二首·其二

官园树影昼阴阴,咫尺清凉莫浣心。

桃李别教人主掌,烟花不称我追寻。

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闲眠宿处深。

争似出尘地行止,东林苔径入西林。

(0)

江上值春雨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

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农田淹寖尽,客棹往来难。

愁杀骚人路,沧浪正渺漫。

(0)

看金陵图

六朝图画战争多,最是陈宫计数讹。

若爱苍生似歌舞,隋皇自合耻干戈。

(0)

游淮云寺

白云深锁沃州山,冠盖登临众仰攀。

松径风清闻鹤唳,昙花香瞑见僧还。

玄机隐隐应难觉,尘事悠悠了不关。

兴尽凡缘因未晚,裴回依旧到人间。

(0)

惜花

忘餐为恋满枝红,锦障频移护晚风。

客散酒酣归未得,栏边独立月明中。

(0)

赠岑郎中

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

四海烟尘犹隔阔,十年魂梦每相随。

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

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