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锁沃州山,冠盖登临众仰攀。
松径风清闻鹤唳,昙花香瞑见僧还。
玄机隐隐应难觉,尘事悠悠了不关。
兴尽凡缘因未晚,裴回依旧到人间。
白云深锁沃州山,冠盖登临众仰攀。
松径风清闻鹤唳,昙花香瞑见僧还。
玄机隐隐应难觉,尘事悠悠了不关。
兴尽凡缘因未晚,裴回依旧到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中寺庙图景,充满了禅意和超脱尘世的情怀。开篇“白云深锁沃州山”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云雾缭绕的高洁之地,沃州山被白云深深包围,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接着,“冠盖登临众仰攀”展示了一群文人墨客或是信徒们登上寺庙所在之山,仰望那些可能居住于此的高僧或修行者,表达了人们对精神指引者的尊崇和向往。
“松径风清闻鹤唳”则转换了画面,诗人走在清风徐来的松林小径上,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大雁鸣叫声,这不仅是耳边的实景,更是心灵深处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昙花香瞑见僧还”细腻地描绘了黄昏时分,寺中的僧侣在昙花(一种傍晚开放的花朵)的清香中归来,这里不仅是时间的转换,也是心境的宁静。
“玄机隐隐应难觉”表达了一种对宇宙真理或佛法深奥之处的感慨,既难以言传,又非凡人所能触及。
“尘事悠悠了不关”则明确了诗人的心境,他对于世俗纷争和尘世琐事已经看淡,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兴尽凡缘因未晚,裴回依旧到人间”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红尘,但心中对禅意的追求仍在。即便是凡人的情缘也因为时间尚早而没有断绝,而“裴回”一词(裴回,即裴翁,唐代高僧)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理想依然如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意和精神追求的深刻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状态的向往。
烟水苍茫古岸高,危楼缥缈枕波涛。
山围粉堞青屏合,桥跨长淮百舰牢。
争战往年空故国,登临行客叹前朝。
青旗试问谁家酒,风雨蒹葭晚渡遥。
医之不得其方耶,抑其命有短长耶。
独尔能使吾悲若此耶,抑为父者皆爱其子耶。
苍颅夷颡,秀眉清目。今其存亡,其犹有鬼也。
使无物,则吾复何思。其尚有知也,则夫荒屋野寺。
风霜雨露,食息谁汝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