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不得其方耶,抑其命有短长耶。
独尔能使吾悲若此耶,抑为父者皆爱其子耶。
苍颅夷颡,秀眉清目。今其存亡,其犹有鬼也。
使无物,则吾复何思。其尚有知也,则夫荒屋野寺。
风霜雨露,食息谁汝视也。
医之不得其方耶,抑其命有短长耶。
独尔能使吾悲若此耶,抑为父者皆爱其子耶。
苍颅夷颡,秀眉清目。今其存亡,其犹有鬼也。
使无物,则吾复何思。其尚有知也,则夫荒屋野寺。
风霜雨露,食息谁汝视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哭下殇》。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悼子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孩子深切的哀思和不舍。
"医之不得其方耶,抑其命有短长耶。" 这两句诗表明孩子的病痛无法得到有效治疗,是不是天命所使其生命短暂。诗人通过这些问题,流露出对孩子疾病无能为力的悲哀,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独尔能使吾悲若此耶,抑为父者皆爱其子耶。" 这两句表达了孩子之死给诗人带来的巨大悲痛,也反映出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深厚爱情。这种爱是普遍的,不仅诗人如此,所有做父母的都爱他们的孩子。
接下来的"苍颅夷颡,秀眉清目。" 描述了孩子生前的美好模样,"苍颅夷颡"和"秀眉清目"都是形容孩子五官之美丽,这些生动的描写让人不禁感受到诗人对逝去孩子外貌记忆之深刻。
"今其存亡,其犹有鬼也。使无物,則吾复何思。" 这两句表达了即便孩子已逝,但在诗人的心中,孩子的形象依旧如幻影般存在。这份思念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即便没有任何遗物,诗人仍然无法停止对孩子的思念。
最后的"其尚有知也,则夫荒屋野寺。风霜雨露,食息谁汝视也。"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情感状态,诗人似乎认为即便孩子已不在人间,但如果孩子的灵魂还存在,那么他会在荒凉的庙宇中寻找孩子的影踪。"风霜雨露,食息谁汝视也"则是环境描写,强化了这种寻觅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逝去孩子的回忆和对生命无常的哀叹,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压抑的悲痛情感。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情感语言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将这种个人化、具体化的家庭悲剧推向了哲学化的宇宙关怀,展现出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抒情艺术魅力。
雷车推翻电车折,龙鬣劳劳滴清血。
羲和愁抱赤乌眠,阳侯怒蹴秋潢裂。
风寒田火夜不明,桔槔椎鼓声彭彭。
家家救田如救死,处处防陇如防城。
丁男冻馁弱女泣,今岁催苗如火急。
一家命寄一田中,何敢辞劳叹沾湿。
四山湓涌地轴浮,潮声半夜移桃州。
千家井邑类飘叶,啾啾赤子生鱼头。
大田积沙高数尺,南陌东阡了难识。
死者沉湘魂莫招,生者无家归不得。
呼天不闻地不知,县官不恤将告谁。
与其饥死在沟壑,不若漂死随蛟螭。
何人发廪讲荒政,笺天急救生民命。
拯溺谁无孟氏心,裹饭空怜子桑病。
恭惟在位皆圣贤,等闲鍊石能补天。
转移风俗在俄顷,不歌苦雨歌丰年。
《甲戌八月武康安吉水祸甚惨人畜田庐漂没殆尽赋苦雨行以纪一时之实》【宋·周密】雷车推翻电车折,龙鬣劳劳滴清血。羲和愁抱赤乌眠,阳侯怒蹴秋潢裂。风寒田火夜不明,桔槔椎鼓声彭彭。家家救田如救死,处处防陇如防城。丁男冻馁弱女泣,今岁催苗如火急。一家命寄一田中,何敢辞劳叹沾湿。四山湓涌地轴浮,潮声半夜移桃州。千家井邑类飘叶,啾啾赤子生鱼头。大田积沙高数尺,南陌东阡了难识。死者沉湘魂莫招,生者无家归不得。呼天不闻地不知,县官不恤将告谁。与其饥死在沟壑,不若漂死随蛟螭。何人发廪讲荒政,笺天急救生民命。拯溺谁无孟氏心,裹饭空怜子桑病。恭惟在位皆圣贤,等闲鍊石能补天。转移风俗在俄顷,不歌苦雨歌丰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3zyM8vv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