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高楼落照间,此身迥出俯人寰。
客心不逐年华老,诗兴何曾月夜闲。
峡水流归天际海,淮云飞度浙中山。
杜鹃啼后归舟发,只有春愁满载还。
突兀高楼落照间,此身迥出俯人寰。
客心不逐年华老,诗兴何曾月夜闲。
峡水流归天际海,淮云飞度浙中山。
杜鹃啼后归舟发,只有春愁满载还。
这首诗《怀归》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突兀高楼落照间”,描绘了诗人所在之楼的高耸与周围环境的夕阳余晖,营造出一种孤高的氛围。接着,“此身迥出俯人寰”一句,通过对比自身与人间,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
“客心不逐年华老,诗兴何曾月夜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即使年华流逝,但内心的情感并未随时间而衰老;无论是在月明之夜还是风起云涌之时,诗人的灵感与激情都未曾消散,可见其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峡水流归天际海,淮云飞度浙中山。”这两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峡水奔腾,流向遥远的海洋,淮云在空中飘荡,穿越连绵的山川。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最后,“杜鹃啼后归舟发,只有春愁满载还。”杜鹃鸟的啼鸣声中,诗人仿佛听到了归家的呼唤,于是启程踏上归途。然而,尽管归心似箭,内心的愁绪却如同春日的花朵,满载而归,难以释怀。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暗示了归途中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