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归》
《怀归》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突兀高楼落照间,此身迥出俯人寰。

客心不逐年华老,诗兴何曾月夜闲。

峡水流归天际海,淮云飞度浙中山。

杜鹃啼后归舟发,只有春愁满载还。

(0)
鉴赏

这首诗《怀归》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突兀高楼落照间”,描绘了诗人所在之楼的高耸与周围环境的夕阳余晖,营造出一种孤高的氛围。接着,“此身迥出俯人寰”一句,通过对比自身与人间,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

“客心不逐年华老,诗兴何曾月夜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即使年华流逝,但内心的情感并未随时间而衰老;无论是在月明之夜还是风起云涌之时,诗人的灵感与激情都未曾消散,可见其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峡水流归天际海,淮云飞度浙中山。”这两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峡水奔腾,流向遥远的海洋,淮云在空中飘荡,穿越连绵的山川。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最后,“杜鹃啼后归舟发,只有春愁满载还。”杜鹃鸟的啼鸣声中,诗人仿佛听到了归家的呼唤,于是启程踏上归途。然而,尽管归心似箭,内心的愁绪却如同春日的花朵,满载而归,难以释怀。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暗示了归途中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岳麓书院纪事·其五

路转山梯境转幽,无边新绿拥危楼。

半房山锁僧寮住,百道泉穿树杪浮。

水上难闻仙鹤语,烟中应有羽人游。

方壶未必能过此,惜少茅庵结一丘。

(0)

德安道中

尽日雨濛濛,人行翠霭中。

山峦迷向背,村舍误西东。

水近鱼虾足,楼寒鸟雀空。

岭南逢驿使,梅信已潜通。

(0)

高丽海苔笺扇

嫩于春草碧于烟,叠就波纹半面笺。

海气阴阴收不尽,袖中常似雨余天。

(0)

赈灾·其四

种麦种麦妇子忙,临流一恸沾衣裳。

眼前半菽不能饱,遑计将享以彘尝。

去年典牛幸未赎,羡尔得生且生犊。

吁嗟算口授官粮,鲰生自愧为民牧。

(0)

济南使院玉?珑石

海棠沜外绿莎厅,尽日相看拥翠屏。

东海袖中落吾手,岱宗游后得真形。

一痕祇待云穿白,九点常疑雨过青。

直向仇池通小有,平泉犹愧草堂灵。

(0)

病不出门诗柬孙白轩毛芳谷范听庵三君

闻道吴阊二月天,清明时节起新烟。

塘桥绿水寻花柳,湖舫红镫醉管弦。

忆昨闲情曾玩赏,知君胜地更留连。

自怜跂脚南窗下,空梦珠楼绮阁边。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