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斜日二首·其一》
《斜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排律

斜日归钱暑,秋容淡太虚。

閒云工变易,片月自清孤。

淹泊年华老,凄凉岁事馀。

时违自朴拙,兴懒日萧疏。

阮籍慵耽酒,文园病著书。

簪缨非草野,江海得樵渔。

(0)
翻译
夕阳照在秋天的钱塘江上,秋意显得天空格外空旷。
悠闲的云彩善于变化,一轮明月独自清冷孤独。
岁月漫长,年华老去,剩下的只有凄凉和残余的事务。
时光流逝,我越来越朴实无华,对事物的兴趣也日渐稀疏。
像阮籍那样懒得饮酒,又如司马相如因病专心著书。
官场的荣华不再适合我,只愿在江海间过上樵夫渔人的生活。
注释
斜日:夕阳。
归:照向。
钱暑:钱塘江。
秋容:秋天的景色。
淡太虚:显得天空格外空旷。
清孤:清冷孤独。
淹泊:长久停留。
年华:岁月。
朴拙:朴实无华。
阮籍慵耽酒:像阮籍那样懒得饮酒。
文园病著书:司马相如因病专心著书。
簪缨:官场的仕途。
草野:民间。
樵渔:樵夫渔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开篇两句“斜日归钱暑,秋容淡太虚”写的是夕阳西下,光线柔和,秋天的景色清淡而空旷,给人以一种宁静与空灵之感。

接着,“閒云工变易,片月自清孤”则是说闲适的云彩轻轻地改变形状,而那一片明月却独自清冷孤寂。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向往。

中间四句“淹泊年华老,凄凉岁事馀。时违自朴拙,兴懒日萧疏”抒写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怀和对过往岁月的留恋。诗人感到岁月悠长而自己却渐行渐老,对于过去美好的时光充满凄凉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懒散的情绪。

最后两句“阮籍慵耽酒,文园病著书”展示的是诗人在饮酒和读书中寻找安慰。这里的“阮籍”可能指的是古代隐逸之士阮籍,而“慵耽”则表达了一种放纵自己、沉浸于某种行为的情感态度。文园病著书,则是说诗人在书卷中寻找慰藉,但这种沉迷也带有一丝病态。

结尾两句“簪缨非草野,江海得樵渔”则是在描绘一种隐逸生活的景象。簪缨原本用于系发,此处用以比喻诗人所在之地并不平凡,而是有着更高远的追求。而“江海得樵渔”则是说在广阔的江海之间,能找到一片可以安身立命的净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义方堂瞻先贤遗像·其一

龙龟不再出,谁能探真精。

图书天所付,手授之二程。

欲知千载意,窗外草青青。

(0)

破屋

数间破屋住陈人,八尺空床卧病身。

赤脚婢沽深巷酒,苍头奴买对江鳞。

匣中菱镜难藏老,阶下苔钱不济贫。

百念已灰何自苦,迩来喜与孟家邻。

(0)

六十六岁吟

维天于穆命无殊,人性皆由气与虚。

贵贱何须为物役,芳菲祇合返吾初。

读书自觉年年误,学道惟应念念除。

辅世长民今已矣,某丘某水且樵渔。

(0)

朝中措·其一绍兴未太学作

晚风斜日折梅花。楼外卷残霞。

领略一城春气,华灯十万人家。

轻衫短帽,风前趁马,月下随车。

道个小来脚定,那人笑隔笼纱。

(0)

句·其二

丑却天下美人面,正得世间君子心。

(0)

宿长湖尾

古木侵沙路,柴门引竹篱。

山低秋水阔,天远夕阳迟。

杳杳来鸿雁,翩翩下鹭鸶。

渔舟何处宿,横笛未休吹。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