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巍峨势插天,泰山蓬岛远相连。
碧涵万顷朝宗水,清泻千寻落涧泉。
迎日晓莺先觉暖,向阳春树早争研。
苍生引领思霖雨,安石山床未稳眠。
壁立巍峨势插天,泰山蓬岛远相连。
碧涵万顷朝宗水,清泻千寻落涧泉。
迎日晓莺先觉暖,向阳春树早争研。
苍生引领思霖雨,安石山床未稳眠。
这首诗描绘了东山的壮丽景象和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首联“壁立巍峨势插天,泰山蓬岛远相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东山的高峻与雄伟,仿佛它直插云霄,与泰山、蓬莱岛遥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
接着,“碧涵万顷朝宗水,清泻千寻落涧泉”两句,通过“碧”、“清”二字,渲染出东山周围的水色清澈、生机勃勃的景象。万顷朝宗水,仿佛是向着东方汇聚的江河湖海,而千寻落涧泉,则是山间清泉从高处奔流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景观。
“迎日晓莺先觉暖,向阳春树早争研”则进一步描绘了东山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山中,使得黄莺最先感受到温暖,欢快地啼鸣;而向阳的春树也早早地绽放,竞相展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苍生引领思霖雨,安石山床未稳眠”表达了人们对东山的深厚情感。苍生(百姓)期待着东山能带来甘霖,滋润大地,带来丰收;而安石(可能指古代传说中的智者或隐士)则象征着东山的稳定与安宁,即使在夜晚,也未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保持着内心的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东山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