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蹙损金波,卷一片秋光,全归明镜。
数声归笛,栖禽欲起,乱翻林影。
弄珠人有约,待七夕、浮灯穿菜荇。
便万朵、分与渔舟,看取逐流谁定。
知他几处西湖,有此地才华,主宾相称。
右军颜好,凝脂点漆,白头交映。
文心吾亦似,觉老去、雕龙今不竞。
愿良会、岁岁欢娱,饱闻高咏。
纤云蹙损金波,卷一片秋光,全归明镜。
数声归笛,栖禽欲起,乱翻林影。
弄珠人有约,待七夕、浮灯穿菜荇。
便万朵、分与渔舟,看取逐流谁定。
知他几处西湖,有此地才华,主宾相称。
右军颜好,凝脂点漆,白头交映。
文心吾亦似,觉老去、雕龙今不竞。
愿良会、岁岁欢娱,饱闻高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月下的美景,以及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秋光、笛声、鸟鸣、树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纤云蹙损金波",云彩如丝,轻轻压在水面上,使得月光更加明亮;"数声归笛,栖禽欲起,乱翻林影",笛声悠扬,归鸟欲飞,林间光影交错,生动描绘了一幅月下西湖的生动画面。
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七夕节的元素,"待七夕、浮灯穿菜荇",期待着七夕之夜,湖中漂浮的灯笼穿过菜田,增添了几分浪漫和期待。"万朵、分与渔舟,看取逐流谁定",想象着无数花朵随波逐流,不知最终会落在哪艘渔船上,寓意着美好事物的不可预知性。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有此地才华,主宾相称",认为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主人与宾客相得益彰,共同享受这份美好。"右军颜好,凝脂点漆,白头交映",以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美颜作比,形容西湖之美如同佳人,白发老人与美景相映成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愿良会、岁岁欢娱,饱闻高咏",希望每年都能有这样美好的聚会,充满欢笑与高雅的吟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我读罗集书谭事,血碣犹为赵氏识。
今见名标贞寿门,有徐媛者其苗裔。
前为慷慨能殉身,继乃从容克就义。
迩闻复有段节妇,后死虽殊道无二。
毋乃日侍五世堂,家教相传来有旨。
初时暂作未亡人,犹冀遗腹为夫嗣。
谁料昙花一现空,风叶霜根同委地。
衣带犹存绝命词,泉壤才遂从夫志。
例以慷慨激一时,妇之忍死岂为易。
若待从容更后图,一决何知为再计。
古来节义出天性,理之所宜事不异。
纲常名教垂百世,我为永新谭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