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里多时道士憎,只知贪酒百无能。
黄昏钟了无人迹,借得邻房一盏灯。
观里多时道士憎,只知贪酒百无能。
黄昏钟了无人迹,借得邻房一盏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孤独与淡泊生活。开篇"观里多时道士憎,只知贪酒百无能",表现了道士在世人眼中的形象——长居深山,人们对其有所不屑,但这位道士却对饮酒颇为热衷,只是他的能力似乎也仅限于此。"黄昏钟了无人迹",黄昏时分,钟声敲响,却是那么的冷清与寂静,没有行人的踪迹,显得异常宁静而又孤独。
然而,就是在这宁静中,道士借用邻房的一盏灯光,这不仅解决了实用的照明问题,也象征着精神上的依托和希望。"借得邻房一盏灯",这里的"借得",既有求助之意,又透露出一种生活中的简约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独特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修行者形象,同时也流露出生活中的孤独感和对光亮的渴望。诗人以此表达了一种对精神寄托与内心慰藉的追求。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馀。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忽忆同赏地,曲江东北隅。
秋池少游客,唯我与君俱。
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
当时与今日,俱是暮秋初。
节物苦相似,时景亦无馀。
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