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今夕兴飞腾,似此凄清得未曾。
强作欢颜亲渐觉,偏多醉语仆堪憎。
云知放夜开千叠,月为愁心晕一层。
窃笑微闻小儿女,阿爷何事不看灯。
年年今夕兴飞腾,似此凄清得未曾。
强作欢颜亲渐觉,偏多醉语仆堪憎。
云知放夜开千叠,月为愁心晕一层。
窃笑微闻小儿女,阿爷何事不看灯。
这首诗描绘了庚子年元宵之夜,诗人独自静坐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年年今夕兴飞腾”表达了诗人对每年此时节日气氛的期待与兴奋。然而,“似此凄清得未曾”一句转折,揭示了实际情境与期待之间的落差,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接着,“强作欢颜亲渐觉”描述了诗人试图以假笑掩饰内心的孤独,但这种努力被亲近的人逐渐察觉,增加了情感上的负担。“偏多醉语仆堪憎”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但醉后的言语却让旁人感到厌恶,暗示了这种逃避方式的无效性。
“云知放夜开千叠,月为愁心晕一层”运用拟人手法,将云和月赋予情感,云层的展开似乎是为了释放夜晚的压抑,而月亮的圆润则映照出诗人愁苦的心境。最后,“窃笑微闻小儿女,阿爷何事不看灯”以孩童的笑声反衬出成人世界的哀愁,同时提出疑问,为何年长者如阿爷,不再参与节日的庆祝活动,或许暗含对人生变迁、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元宵佳节中个体在热闹背后的真实感受,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
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
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笔阵无功汗左轮,而今老去不能军。
水边白鸟閒于我,窗外梅花疑是君。
欲向江湖行此语,可无朋友托斯文。
新篇大是相料理,因忆西山扬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