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由□只此心,莫随章句自浮沉。
才云著力境犹隔,直是忘言悟巳深。
造化元从复处转,端倪须向静中寻。
堪怜夜气几希甚,斤斧重重恐未禁。
万法由□只此心,莫随章句自浮沉。
才云著力境犹隔,直是忘言悟巳深。
造化元从复处转,端倪须向静中寻。
堪怜夜气几希甚,斤斧重重恐未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以悟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理解和内在修养的追求。诗中的“万法由□只此心”表达了一种直指人心的思想,即一切佛法都来自于内心的觉悟,而不应仅仅拘泥于文字与教条。“莫随章句自浮沉”则是在告诫读者不要被经文所束缚,应该超越字面意义去理解禅理。
“才云著力境犹隔,直是忘言悟巳深。”这两句诗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即使努力修炼但仍未达到心灵的彼岸,真正的悟道在于超越语言文字的限制,达到内心的深处。
“造化元从复处转,端倪须向静中寻。”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而“元从复处转”则意味着一切都归于本源。这两句告诉我们应在平静的心态中去探求生命和宇宙的真谛。
最后,“堪怜夜气几希甚,斤斧重重恐未禁。”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哀叹,以及对于修行不够深入、怕无法达到觉悟的担忧。这里的“夜气”象征着岁月的消逝,而“斤斧”则是指不断地努力和磨砺。
整首诗反映了王以悟对禅学的理解,以及他对于个人修行和内在觉悟的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超脱世俗、达到心灵自由状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