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已老付悠悠,未免饥寒目下忧。
全仗黄庭能却老,那堪白发更悲秋。
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
垒块苦消消未尽,每逢风月亦閒愁。
浮生已老付悠悠,未免饥寒目下忧。
全仗黄庭能却老,那堪白发更悲秋。
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
垒块苦消消未尽,每逢风月亦閒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浮生已老付悠悠”描绘出诗人对自己生命如同流水般逝去的感受,而“未免饥寒目下忧”则表现了他对于物质困境的担忧。
接着,“全仗黄庭能却老, 那堪白发更悲秋”中的“黄庭”指的是道教的修炼之地,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希望通过道法来延缓时光流逝和衰老,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挽留白发带来的秋意萧索。
而在“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开始接受并享受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最后,“垒块苦消消未尽,每逢风月亦閒愁”则透露出尽管物质生活上的困顿还未完全消除,但每当遇到佳节或美好景致时,诗人仍旧会感到一种闲适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于生命、时间、物质和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体悟。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
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
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抱琴为傲吏,孤棹复南行。
几度秋江水,皆添白雪声。
佳期来客梦,幽思缓王程。
佐牧无劳问,心和政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