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杂兴四首·其三》
《夏日杂兴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墙下溪流清且长,夹溪乔木雨苍苍。

袅风翠果擎枝重,照水圆荷舞叶凉。

蜗壳已枯黏粉壁,燕泥时落污书床。

南山野客閒相过,赠我能携药满筐。

(0)
翻译
墙根下的小溪清澈又绵长,两岸的大树在雨中显得苍翠。
微风吹拂,青翠的果实似乎承受不住重量,摇曳在枝头;水面映照着圆圆的荷叶,随风轻舞,带来一丝凉意。
蜗牛壳已经干涸,粘附在墙壁上;燕子筑巢的泥土偶尔会落在书桌上弄脏。
来自南山的闲散客人不时来访,他赠送我满满一筐草药。
注释
墙下:墙根。
溪流:小溪。
清且长:清澈又长。
乔木:大树。
雨苍苍:在雨中显得苍翠。
袅风:微风。
翠果:青翠的果实。
舞叶凉:带来凉意。
蜗壳:蜗牛壳。
已枯:干涸。
黏粉壁:粘附在墙壁上。
燕泥:燕子筑巢的泥土。
污书床:弄脏书桌。
南山野客:南山的闲散客人。
閒相过:不时来访。
赠我:赠送我。
能携药满筐:满满一筐草药。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墙下溪流清且长"一句,勾勒出了一幅幽静的水景图画。溪水清澈,沿着古老的石墙缓缓流淌,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和故事的深远。

"夹溪乔木雨苍苍",诗人笔下的树木郁郁葱葱,与溪水相依,仿佛连绵的雨水也为这片林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茂密之感。这里的“雨”字,或许并非真正的降水,而是树间漏光后的斑驳效果,增加了一层意境。

"袅风翠果擎枝重"一句,描绘出的是夏日果实累累,枝头承载着沉甸甸的果实和轻柔的风。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生长繁荣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赞美。

"照水圆荷舞叶凉"则是对夏日荷花的生动刻画。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其映照在清澈溪水中的倒影相呼应,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景致。

接下来的"蜗壳已枯黏粉壁,燕泥时落污书床"两句,转换了情境。诗人由外部的自然美景转向室内,蜗牛壳在墙上已经干枯,而燕子在春天筑巢所留下的泥土也开始落下,偶尔沾污了静置的书案。这不仅是对室内生活细节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循环的一种感悟。

最后两句"南山野客閒相过,赠我能携药满筐"则描绘了一场偶然的邂逅。南山脚下的行者与诗人闲适地交错而过,而这位路人不仅是过客,更是懂得医药之道的人,他将自己精心采制的草药赠予了诗人,满筐子的药材象征着对健康和生活的一种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与行者的邂逅,展现了一种宁静、自在且充满生机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送侯中丞流康州

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

迁播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

辕门画角三军思,驿路青山万里心。

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

(0)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

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0)

君子行

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

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

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

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

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

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

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0)

松根醉眠道士一幅·其二

不负青天睡这场,松花落尽尚黄粱。

梦中有客刳肠看,笑我肠中只酒香。

(0)

闻角

古堞连云暝霭收,呜呜清调起边楼。

雍琴垂泪虚情恨,羌笛残梅未胜愁。

数曲伴风吹戍垒,几番侵梦入宾邮。

听来便觉春心破,素发生多不待秋。

(0)

听泉

佛阁灯昏石磬残,渐闻岩窦玉珊珊。

月沈古洞一猿歇,人倚脩篁两耳寒。

水乐洞边趺藓石,香炉峰下认松湍。

何如赏此秋风曲,击节清吟到夜阑。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