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
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
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
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
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
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
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
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
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
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
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
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
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这首诗是陆机的《君子行》,出自魏晋时期。这首诗通过对比天道与人道,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做一个君子的思考和期许。全诗语言简练而深刻,充满了哲理和警世之意。
“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两句开篇便提出了主题,天道自然而简单,而人道则复杂且困难。这是对宇宙与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认识,也隐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复杂性的感慨。
接着,“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进一步描绘了人世间福祸交加、变幻莫测的情形。这里的“休咎”指的是吉凶两端,而“乘蹑”则是比喻变化无常;“翻覆若波澜”更强调了这种变化如同波涛一般,不可预测。
在“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中,诗人提醒人们要警觉于即将到来的灾难和困苦。这里的“去疾”意味着危险正在逼近,而“疑似实生患”则强调了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
紧接着,“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通过对比火与冰,提出了适应环境和规律的重要性。这两句意味着人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要有相应的态度和行为。
“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批评了那些破坏自然法则或是迷失方向的人。这里的“掇蜂”形象地指向那些无视规律的行动,而“拾尘惑孔颜”则是对那些被世俗之尘蒙蔽心智,迷失正确方向的人的批评。
在“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中,诗人表达了对于那些追逐权力而牺牲朋友情谊者的惋惜和不屑。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士大夫阶层中人际关系的深刻观察。
“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则强调了善恶必有报应,这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点。这里的“福钟”和“祸集”分别指向吉祥与灾难,而“恒有兆”和“非无端”则意味着一切都有预兆,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最后,“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表达了诗人对于面对天灾人祸时的态度。这里的“天损”指的是自然界或上天给予人类的打击,而“人益”则是指人们在困境中仍能寻找到乐观和希望。
“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通过对比镜子与帽子,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这里的“朗鉴”形象地表达了明智和洞察力,而“倾冠”则是比喻着急需自我审视的紧迫感。
末句“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告诫人们要警惕于内心的情欲影响,同时提醒君子们要预防未来的灾难。这两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思想,也强调了个人品德修养和前瞻性的重要性。
汉家候神馆,奉诏穰沈灾。
解缨就斋幕,恍若跻蓬莱。
云罗絓朝舄,露掌承仙杯。
众真拱象帝,宝宇正崔嵬。
炉烟薰太虚,重阴为之开。
单枕不成寐,俗魂自惊猜。
心迷坐忘术,万虑无根来。
天鸡殊未鸣,霜雁有馀哀。
借问麋鹿姿,云胡尘国台。
构极谢隆栋,裨山劣纤埃。
上惭稷契名,下愧丙魏才。
惟馀止足戒,临路空徘徊。
残月鼕鼓喧,中衢幰轮鹜。
九关忽洞辟,万盖黕云布。
烛乱建章星,尘迷华阴雾。
车幅避鸣驺,銮音听朝御。
嗟予亦何为,簉此珍群羽。
野鹤载轩愁,狂狙裹衣怒。
肃穆未央朝,蹒跚寿陵步。
人生固有志,躁静各成趣。
生当伏农畎,乃尔污贤路。
峨弁束蓬颠,吞腥满饥嗉。
乐育过阿陵,增裨乏尘露。
徒怀一割志,但恐流芳暮。
且复俟逡巡,南山有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