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其十五送贾耘老、盛德常还郡。时饮官酒于东堂,二君许复过此》
《清平乐·其十五送贾耘老、盛德常还郡。时饮官酒于东堂,二君许复过此》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杏花时候。庭下双梅瘦。天上流霞凝碧袖。

起舞与君为寿。两桥风月同来。东堂且没尘埃。

烟艇何时重理,更凭风月相催。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毛滂创作的《清平乐·送贾耘老、盛德常还郡》。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送别图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杏花时候"一句,以鲜明的意象引入春天的氛围。杏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春日相连,是一种清新脱俗的象征。在这个时候,庭院中的双梅显得格外瘦弱,似乎在诉说着冬去春来的沧桑。

"天上流霞凝碧袖"则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超现实的描绘。诗人将天空中流动的彩云比喻为凝固在碧绿色的衣袖之中,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也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梦幻色彩。

"起舞与君为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通过跳舞这一古典礼仪,诗人祈愿朋友健康长寿,这也彰显了中国文化中重视亲情和友情的情感特点。

接着的两句"两桥风月同来。东堂且没尘埃"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动的画面。"两桥"可能是指庭院中的景观,"风月同来"则是诗人对此刻美好时光的感受。而"东堂且没尘埃"则暗示了宴席所在之处平日的清洁和这次聚会的特别性。

最后两句"烟艇何时重理, 更凭风月相催"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再聚的渴望。"烟艇"可能是指某种交通工具或休闲设施,而"何时重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期待。而"更凭风月相催"则是诗人在享受着眼前美景的同时,也被这种美好所激励,希望将这份情感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夏日池上三首·其二

落日鸣蝉夏木荒,芙蓉半落柳成行。

何人纨扇生新恨,亭馆迎秋夜夜凉。

(0)

浣溪沙

轻屟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

有情应得撞腮春。

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

树深莺过静无人。

(0)

论语绝句·其十

须知道体亦常虚,君子安能一器拘。

赐也但知瑚琏贵,岂闻天地亦蘧庐。

(0)

讲读春秋彻篇侍宴崇政殿奏御

睿览凝星璧,才儒集露门。

披经穷鲁记,摘句辩尧言。

曩例褒成衮,先猷化启源。

香云收宝帙,甘醑滟慈樽。

饰喜韶音纵,均和玉色温。

史臣叨伟观,炙行愿殚论。

(0)

缘识·其二十

终日穷经史,思惟事转深。

公忠怀士意,是理好相寻。

总慧玄高鉴,回邪枉用心。

从容闲岁月,学古便知今。

(0)

缘识·其四十四

常读古人书,随宜道更殊。

闲忙心各异,恬淡入清虚。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