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古人书,随宜道更殊。
闲忙心各异,恬淡入清虚。
常读古人书,随宜道更殊。
闲忙心各异,恬淡入清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其四十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阅读古书时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流动。
“常读古人书”,表明诗人经常阅读前人的著作,这些书籍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精神的寄托。随后,“随宜道更殊”则显露出诗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理解和感悟产生,体现了他对于古籍深入研究的态度。
“闲忙心各异”,描绘的是诗人面对不同的生活状态时,内心世界的不同反应。在安闲的时候能够保持淡定,在忙碌的时候也能保持平和,这种心态反映出诗人的超然物外。
最后,“恬淡入清虚”则是诗人在阅读古书之后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恬淡指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入清虚则是指心灵达到了一种空明澄澈、超脱尘世的状态。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通过阅读古籍来修养身心,最终达到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超越,也是一种内在修为的成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哲思与生活理念。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