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破阵子》
《破阵子》全文
唐 / 李煜   形式: 词  词牌: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0)
注释
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三十八年。
此处四十年为概数。
凤阁:别作“凤阙”。
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
霄汉:天河。
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
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识干戈:经历战争。
识,别作“惯”。
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沈腰潘鬓:沈指沈约。
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
潘:潘岳。
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辞庙:辞,离开。
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犹奏:别作“独奏”。
垂泪:别作“挥泪”。
翻译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宫殿高大雄伟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鲜花遍地,藤萝缠蔓。何时经历过刀枪剑戟、战火烽烟呢?
自从做了俘虏,心中忧思难解,已是憔悴消瘦,两鬓斑白。记忆最深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乐队还在演奏着别离的悲歌,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四十年来为国效力,跨越三千里山河的壮阔景象。凤阙龙楼之高耸,连接天际的霄汉;玉树琼枝在云间飘逸,如烟萝般迷离。这一路上,将军几曾识得干戈的战乱吗?

然而,一旦归来,却沦落为臣虏的地位。沈腰潘鬓,形容将军的憔悴与老态,身躯消瘦,头发斑白,如同磨损一般。

最令人感慨的是那苍黄色的辞庙之日,将军在教坊独自聆听别离之歌,泪水沿脸而下,对着宫娥无言。这里的宫娥或许是将军心中的爱情,或是象征着他对往昔岁月的眷恋。这一刻,将军的心中充满了悲凉与孤寂。

李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妙的笔触,在这首《破阵子》中展现了一位英雄末路的凄美画面,既有对过往战功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哀伤。

作者介绍
李煜

李煜
朝代:唐   字:重光   号:钟隐   生辰: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猜你喜欢

夏日六言

醉面贪承夕露,钓竿喜近秋风。
借问孤舟何处,深入芙蕖浦中。

(0)

乡人或病予诗多道蜀中遨乐之盛适春日游镜湖

嫩日轻云淡沱天,扑灯过後卖花前。
便从水阁杭湖去,卷起朱帘上画船。

(0)

项里观杨梅

隔岁租园不计钱,杨梅海里过年年。
痴人只竞闲名利,那信三山是地仙。

(0)

致语口号

曾立蛾眉禁省班,至今风采照金銮。
纵横筆阵千人废,浩荡辞源万顷宽。
落纸烟雲纷态度,照人冰玉峙高寒。
從容坐啸香凝寝,说与賓僚拭目观。

(0)

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

江头日暮痛饮。
乍雪晴犹凛。
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
叹往事、不堪重省。
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0)

病少愈偶作

萧条白发卧蓬庐,虚读人间万卷书。
遇事始知闻道晚,抱痾方悔养生疏。
高门赫赫何关我,薄俗纷纷莫问渠。
羸疾少苏思一出,夕阳门巷驾柴车。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