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二》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二》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古风  押[肴]韵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

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

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

(0)
翻译
谁说高洁的心意,与隐居山野无异。
竹林清凉人已离去,晴空下仙鹤飞离巢穴。
深深的篱笆隐藏着白色的蘑菇,荒芜的藤蔓露出青色的葫芦。
有多少次在半夜看到月亮,清辉洒落树梢。
注释
谁言:指有人质疑。
高静意:高尚宁静的心境。
衡茅:简陋的草屋,代指隐居生活。
竹冷:竹林清凉。
人离洞:人已离开居住的洞穴。
天晴鹤出巢:天气晴朗时,鹤从巢中飞出。
深篱:深深的篱笆。
白菌:白色的蘑菇。
荒蔓:荒芜的藤蔓。
青匏:青色的葫芦。
中宵月:半夜的月亮。
清光:清亮的月光。
坠树梢:洒落在树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情操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喜爱。"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则描写了一种清幽而孤寂的景象,竹林之冷、人迹罕至的山洞以及晴空中鹤飞翔的情景,都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一句,则细腻地描绘出一种隐逸生活中的点滴,如同在深邃的围栏中发现了生长着白色蘑菇(菌类植物),以及荒废的田野里露珠挂满了青色的葫芦。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自然循环的感悟。

"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则表达了夜深人静时分,对明亮月光的独自欣赏,以及这种宁静之中的心灵触动。这一句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透露着诗人对于自然美景无限向往和沉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以及他与自然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蜡梅四绝·其一

游蜂辛苦事芳菲,嚼蕊偷香酿蜜脾。

还被东风巧收拾,又随春色上南枝。

(0)

读亲征诏·其一

诏语深醇告万方,便知九鼎不劳扛。

波臣奔走扶黄屋,约束风涛过大江。

(0)

塞垣春

绣阁临芳野。向晚把、花枝卸。

奇容艳质,世间寻觅,除是图画。

这欢娱已系人心也。更翰墨、新挥洒。

展蛮笺、明窗底,把□心事都写。

谢女与檀郎,清才对、真态俱雅。

凤枕乐春宵,绛帷度秋夜。

便同云黯淡,冰霰纵横,也并眠鸳衾下。

假使过炎暑,共将罗扇把。

(0)

景阳井

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苍惶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

(0)

晋阴山庙

炉香烟断暮云凝,阴德山高众所称。

开府琅玡旧蒙福,龙飞一马至中兴。

(0)

安礼以宏词见勉奉寄

吏部文章世所珍,终惭无补费精神。

浮名肤外增馀赘,薄宦戈头寄此身。

养志吾方同邴曼,谈书谁复问山宾。

自怜坐顷三遗矢,衰晚那能用楚人。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