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十九》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十九》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平生挥麈解围谈,名理尤从老境谙。

得失浑忘闻塞上,春秋成癖北征南。

潜虚祗用龙初九,忌满何如月出三。

可道太玄犹寂寞,好玄今巳有桓谭。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中的第十九首。董其昌以挥麈解围谈事见长,尤其在老年时对名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悟。诗中描绘了他淡泊名利、忘却得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春秋历史的痴迷和深入研究。

“平生挥麈解围谈”,开篇即点明诗人一生以谈吐解人之困,展现了其机智与风趣。接着,“名理尤从老境谙”则揭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名理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得失浑忘闻塞上,春秋成癖北征南”,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他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仿佛在边塞之地听闻历史的回响,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不惜长途跋涉,南北征讨,以求深入了解。

“潜虚祗用龙初九,忌满何如月出三”,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龙初九”和“月出三”来表达诗人对人生智慧的追求。他认为,面对人生的起伏,应像龙初九那样深藏不露,又如月亮初三般保持谦逊,避免过度自满。

最后,“可道太玄犹寂寞,好玄今巳有桓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与追求。他认为,虽然太玄(深奥的学问)可能显得寂寞,但如今已有如桓谭这样的学者致力于探索,这正是他所乐见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他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寄送张雅州二首·其一

融和盎盎上双眉,旷度真成万顷陂。

岱华自高元地势,球琳不琢本天姿。

地方千里我无事,春满万家人不知。

预作去思无限意,攀辕送处似迎时。

(0)

送王伯董入总幕·其二

昔为万里别,归送北征鸿。

近接何曾数,深期本自同。

远眸眵雾嶂,短箠滑霜风。

更说无穷乐,怀中双橘红。

(0)

送王伯董入总幕·其一

几窗缠结习,翰墨录殊勋。

未入三山直,当空万马群。

俛眉聊绿水,展脚是青云。

五十头如漆,功名不放君。

(0)

送赵德庄右司江东漕二首·其一

帝胄英英秀本支,名驹千里众难睎。

驰声小选衣冠地,振职中台政事机。

礼乐光华持节宠,纶恩献纳赐环归。

朝廷俊杰如公少,准拟重来伴紫微。

(0)

次韵子都寄示和大监叔西湖早春

白莲寻净社,紫气觇幽关。

吏隐无公事,鸥盟俯碧湾。

泉声杂鸟哢,云卧爱僧閒。

更欲支筇去,过溪多好山。

(0)

子都兄寄子济兄诗借韵奉寄

缄题千里候寒暄,怅恨郊荆独我班。

目断樯乌五两远,书凭河鲤一双还。

金陵风月供吟啸,钟阜烟萝想纵攀。

尽把锦囊新咏句,小胥抄寄勿令悭。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