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回首钓鱼台,巾褐从容小殿开。
自是玉皇香案吏,外边休奏客星来。
风烟回首钓鱼台,巾褐从容小殿开。
自是玉皇香案吏,外边休奏客星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场景,通过“风烟回首钓鱼台”这一句,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站在钓鱼台回望皇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深远的意境。接着,“巾褐从容小殿开”,展现了人物的悠闲与从容,穿着朴素的巾褐在小殿中显得格外自在,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物的高洁与不拘一格的个性。
“自是玉皇香案吏”,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侍奉于天庭的官员,暗示其地位尊崇,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超然物外的意味。“外边休奏客星来”,则表达了对外界纷扰的隔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某种反思。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让人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于人生、权力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声短棹,柳色长条,无花但觉风香。
万境天开,逸兴纵我清狂。
白鸥更闲似我,趁平芜、飞过斜阳。
重叹息,却如何不□,梦里黄粱。
一自三高非旧,把诗囊酒具,千古凄凉。
近日烟波,乐事尽逐渔忙。
山横洞庭夜月,似潇湘、不似潇湘。
归未得,数清游、多在水乡。
跨匹马、东瀛烟树。转首十年,旅愁无数。
此日重逢,故人犹记旧游否。雨今云古。
更秉烛、浑疑梦语。衮衮登台,叹野老、白头如许。
归去。问当初鸥鹭。几度西湖霜露。漂流最苦。
便一似、断蓬飞絮。
情可恨、独棹扁舟,浩歌向、清风来处。
有多少相思,都在一声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