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闹兴多嫌昼短,衰闲睡少觉明迟。
当君秉烛衔杯夜,是我停飧服药时。
枕上愁吟堪发病,府中欢笑胜寻医。
明朝强出须谋乐,不拟车公更拟谁。
荣闹兴多嫌昼短,衰闲睡少觉明迟。
当君秉烛衔杯夜,是我停飧服药时。
枕上愁吟堪发病,府中欢笑胜寻医。
明朝强出须谋乐,不拟车公更拟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长夜中因病而不能参与宴会的孤独感受。开篇两句“荣闹兴多嫌昼短,衰闲睡少觉明迟”表现了正常时日常喜悦之事对时间流逝的渴望,而自己却因病困卧,对晨光的到来感到不快。
接着,“当君秉烛衔杯夜,是我停飧服药时”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与宴会中人的不同境遇。"秉烛衔杯夜"描绘了一场热闹的夜宴,而“我停飧服药时”则是诗人自己孤独、寂寞且在服药养病的情形。
“枕上愁吟堪发病,府中欢笑胜寻医”一句,更深化了诗人的哀愁与不快。尽管身处病痛之中,但心中还是羡慕那些宴会中的欢声笑语,而非急于求医治病。
最后,“明朝强出须谋乐,不拟车公更拟谁”则是诗人在病中仍旧渴望着能够参加欢聚,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不放弃的精神态度。这里的“车公”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表明了即便是在病痛之中,也只有像杜甫这样的文学巨匠才能理解他的苦楚和对欢乐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宴与病榻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岁末时的孤独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