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缆江门未及秋,凉风先送木兰舟。
旆旌晚曳苍梧路,冠剑晴辉绿水洲。
杳杳停云生远思,青青蔓草结离愁。
悬知此后南来雁,繫足应多说壮游。
解缆江门未及秋,凉风先送木兰舟。
旆旌晚曳苍梧路,冠剑晴辉绿水洲。
杳杳停云生远思,青青蔓草结离愁。
悬知此后南来雁,繫足应多说壮游。
此诗《送郁林乡亲关少宰取道还家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细腻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首句“解缆江门未及秋,凉风先送木兰舟”,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送别的情景:船只尚未离开江岸,秋意未至,但凉爽的秋风已先行吹拂,轻轻送别着即将启程的木兰舟。这里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隐含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接着,“旆旌晚曳苍梧路,冠剑晴辉绿水洲”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红旗飘扬在苍梧的路上,冠剑映照在绿洲的水面,色彩鲜明,景象壮观,既体现了送行队伍的庄重,也暗示了友人身份的尊贵。同时,晚字和晴字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感跃然纸上。
“杳杳停云生远思,青青蔓草结离愁”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停云与蔓草,既是自然界的元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停云象征着远方的思念,蔓草则寓意着离愁别绪,两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最后,“悬知此后南来雁,繫足应多说壮游”两句,以想象之笔,展望未来。诗人预想在未来的日子里,南飞的大雁会带来关于友人壮游的诸多故事与回忆,这不仅是对友人旅途的期待,也是对友情长存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自然美景的和谐统一,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无限憧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陆将军,环走边庭如己屋。
醉卧每枕死□头,长啸能呼战鬼哭。
往时赤脚向朝鲜,剑气直射须眉前。
相君敛容深借问,尺书夜降清□天。
归向辽阳气犹热,叛兵怒号弓寸折。
掀髯上马突入营,拍鞍大骂教无说。
掉舌如刀不畏人,天生虎力能捍身。
世人尽议袁毛事,可怜双眼看曾真。
将帅交摧相印解,当时重足群相戒。
丈夫血愿洒沙场,安肯囚冠坐疲惫。
唉然太息还乡里,扁舟老挟贤公子。
秃袖重为海外游,歌舞筵前认君是。
夜听琵琶如听筑,把酒低头看髀肉。
何人再得将军笑,直使□雏向山哭。
龙肉不可饱,珠贝不如衣。
放臣耻忠名,察主容佞词。
重云障白日,蚤暮安能知。
相去日以远,谁见君所为。
行行遵大道,龊龊如伏机。
蝉緌翼为重,范冠毒与怀。
臬音岂疗妒,狐媚生疑猜。
中夜独延伫,昂首临高台。
占星望恩赦,怀德视泰阶。
岂敢厌沟渎,庶几兴草莱。
平沉楚艾滋,夷养周原开。
听我放歌行,千古有同哀。
秦王宝刀閟瑶岑,寒光错落霜花深。
金环玉靶久磨缺,划得秋烟紫翠沉。
时平锈蚀无能识,镔钢入土同沙砾。
转思叱咤风霆间,提携之人岂人力。
徵兵四海今怨嗟,杀机隐隐动龙蛇。
京观皑骨真何罪,血漂盗杵盈污邪。
英雄作合羞遗址,眼明手快黄尘里。
方城汉水不足依,况复长林称弹子。
文无那用藉吴钩,掇此堪销万里愁。
鸊膏倘拭休徵赠,鹊化先资忠孝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