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多游寺,怀山喜见僧。
此来成北道,好去问南能。
施饭逢溪滤,函经被雨腾。
谁同西崦里,竹屋夜深镫。
好古多游寺,怀山喜见僧。
此来成北道,好去问南能。
施饭逢溪滤,函经被雨腾。
谁同西崦里,竹屋夜深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僧人归返洞庭湖的情景,充满了对古风的怀念与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首句“好古多游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经常游览寺庙,寻找那份古朴的气息。接着“怀山喜见僧”,则流露出诗人对山中僧侣的喜悦之情,山林与僧侣总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宁静。
“此来成北道,好去问南能”两句,既是对僧人即将前往南方的祝福,也暗含了对僧人智慧与修行的期待。北道与南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方向与境界,预示着僧人将会有更深入的修行之旅。
“施饭逢溪滤,函经被雨腾”描绘了僧人在旅途中遇到的自然景象,通过“溪滤”和“雨腾”,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界的壮丽,同时也暗示了僧人修行路上的种种考验与挑战。
最后,“谁同西崦里,竹屋夜深镫”一句,以静谧的夜晚和竹屋中的灯火,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独自行走在修行之路上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返洞庭湖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风的怀念、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僧人修行之路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章圣皇帝兴三宫,三宫鼎峙何崇崇。
天圣七年六月尾,玉清始灾坛宇空。
于今二十有五载,上元后夜星轸中。
乃闻会灵五殿火,丹焰彻天明月红。
千楹万栋一夕尽,赤烟奔突西南风。
先时二日车驾幸,为民祈福输清衷。
大臣骄蹇不从祀,岳灵不歆为不恭。
若此示变犹影响,宜鉴陛下无惰容。
神非怒乙遂及甲,天意警圣不警凶。
不独洪水累尧德,尧仁未忍流驩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