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其一》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周原开陇隧,卤部葬名臣。

北极履声绝,东朝车迹湮。

藏舟移夜壑,栖鵩去承尘。

共看刘宽墓,碑阴几许人。

(0)
翻译
周原开辟了陵墓隧道,卤部埋葬了著名的大臣。
朝廷的威严声息全无,东方的朝堂车辙已消失。
船只般的棺材被移到深夜的山谷,猫头鹰般的灵位离开了尘世。
一起瞻仰刘宽的墓地,碑文背后聚集了多少人。
注释
周原:古代的陵墓区域。
陇隧:陵墓隧道。
卤部:古代官署名,负责盐铁等事务,此处代指显赫人物。
名臣:有名望的大臣。
北极:朝廷中心或皇帝所在之地。
履声绝:脚步声消失,象征权力减弱。
东朝:东方的朝廷,可能指京城。
车迹湮:车辙被尘土掩盖,表示不再有往来的痕迹。
藏舟:比喻棺材如船。
夜壑:深夜的山谷。
栖鵩:猫头鹰,古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常用来象征死亡。
承尘:屋顶下垂的部分,古代室内的一种装饰,此处借指尘世。
刘宽:历史上的贤臣,此处作为典故。
碑阴:碑的背面,通常用于刻写墓志铭。
几许人:多少人,指聚集的人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好友王尚书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故去的王尚书的深深哀悼和怀念。诗中通过描绘周原的开阔与陵寝的庄重,暗示了王尚书地位之高和人们对他的敬仰。"卤部葬名臣"一句直接点明了王尚书的身份,而"北极履声绝,东朝车迹湮"则象征着他的离世使得朝廷失去了他的声音和身影,显得格外寂寥。

"藏舟移夜壑"运用了象征手法,可能暗指王尚书的灵魂如同船只般被深埋在夜晚的深渊,"栖鵩去承尘"则借寓鸟雀离去,寓言王尚书的去世。最后,诗人以众人共同瞻仰刘宽墓的场景收尾,暗示王尚书的德行堪比古代贤者,碑阴刻字虽多,但能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并铭记他的事迹呢?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环境和象征的描绘,展现了对故人的哀思和对其人品的赞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观物·其三

争巢灌木鹰何鸷,认主深庭燕不离。

旧社未逢题燕客,五陵思杀射鹰儿。

(0)

期西轩少保游东岩寺承以诗见酬次韵奉答四首·其一

年华饶野适,秋兴付郊行。

定梵闻蝉语,晴山度雁声。

酣馀催转令,豪至听谈兵。

小立斜晖久,岩姿晚更清。

(0)

闻鹃和合溪

初声犹是月中啼,稍送馀寒逼曙衣。

花歇渐催红雨乱,树芳应藉绿云依。

悬知沃野勤方作,偏动高楼怨未归。

莫儗天津桥上听,杜陵残泪不胜挥。

(0)

和絅庵遗笔四首·其四

小閤花枝渐碍冠,江乡高誉尚曹官。

书麟始断周删述,问鵩真灾汉治安。

月满梁间疑可见,精还箕尾恐芒端。

救滨万里澄清辔,莫恨台司副愿难。

(0)

竹溪六逸图歌

向来豪宕难指数,至今六子悬清绪。

黄埃寂寞晋风流,南朝乐地空狂雨。

任城酒楼高刺天,沧洲万里危甍前。

楼头歌吹掩白日,下视世界惟苍烟。

徂徕之岨阻且深,松风六月弦素琴。

驱岚捲霭出纤末,全齐大楚窥摇簪。

喷壁清泉带青玉,千周百匝银潢洑。

泛流已置山阴觞,沉璜谩说磻溪曲。

醉中六子谁最豪,李白狂歌宫锦袍。

巢父何须东入海,醨糟泊泊翻波涛。

眼花耳热山欲摧,仰天祼袒韩与裴。

叔明起舞坐陶沔,播弄玄化相喧豗。

惯来童冠习幽兴,琴书恰与尊罍并。

黑甜小啜各有适,娟娟倚竹殊深靓。

峰湖自搦写生管,灯前得意时引满。

分衙十日不登堂,落手良工思犹短。

酒有深趣予未知,侧巾游睇还绎思。

兹图无乃示颓靡,不然安戒沉酣为。

粤州廉访今孝肃,圆扉春草书堆屋。

钦风岂必个中人,寄怀端在溪边竹。

(0)

题东田竹冈先陇

十里风烟岁欲侵,万家城邑昼阴阴。

青鸟卜世宁非验,闻道龙材已满林。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