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空历历夜星稀,旅雁酸嘶何处归。
霜清露白闻声急,河广江上恨力微。
本谓候时依煖去,何言中路失群飞。
群飞超忽关山迥,祗抱离心独耿耿。
每向天边泣字文,却从月下疑弓影。
孤鸣如和陇头唫,单栖不殊泽畔醒。
迁客飘摇靡定居,麃麃雨雪赋其虚。
此时遥听人何似,避地翻伤鸟不如。
回首瑶池霄汉傍,颉颃玉羽泛清凉。
南北欲知悲喜地,但看风失与云翔。
寒空历历夜星稀,旅雁酸嘶何处归。
霜清露白闻声急,河广江上恨力微。
本谓候时依煖去,何言中路失群飞。
群飞超忽关山迥,祗抱离心独耿耿。
每向天边泣字文,却从月下疑弓影。
孤鸣如和陇头唫,单栖不殊泽畔醒。
迁客飘摇靡定居,麃麃雨雪赋其虚。
此时遥听人何似,避地翻伤鸟不如。
回首瑶池霄汉傍,颉颃玉羽泛清凉。
南北欲知悲喜地,但看风失与云翔。
这首《鸣雁篇》描绘了雁群在寒冷夜晚的孤独与哀鸣,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寓意。
首句“寒空历历夜星稀”,描绘了寒冷的夜空中星星稀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旅雁酸嘶何处归”一句,直接点出了雁群的处境,它们在夜空中哀鸣,寻找着归宿的方向,表达了雁群的迷茫与无助。
“霜清露白闻声急,河广江上恨力微”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雁群的困境。霜冷露白,声音急促,河宽江阔,力量微弱,这些都象征着雁群面临的艰难环境与内心的痛苦。
“本谓候时依煖去,何言中路失群飞”揭示了雁群原本遵循季节变化规律南迁,却在途中失去了队伍,遭遇了意外的挫折,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群飞超忽关山迥,祗抱离心独耿耿”描述了雁群在广阔天地间独自飞翔,内心充满孤独与坚持,展现了雁群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执着。
“每向天边泣字文,却从月下疑弓影”通过雁群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类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人类文明的向往,又有对潜在威胁的警惕。
“孤鸣如和陇头唫,单栖不殊泽畔醒”以雁群的叫声和生活状态为喻,表达了个体在群体中的孤独感,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觉醒。
“迁客飘摇靡定居,麃麃雨雪赋其虚”将雁群的迁徙与人的流离失所相联系,暗示了人类社会中的漂泊与无奈。
“此时遥听人何似,避地翻伤鸟不如”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指出人在面对困境时的脆弱与无助,甚至不如自然界中的生物。
最后,“回首瑶池霄汉傍,颉颃玉羽泛清凉”描绘了雁群在高远天空中的自由与宁静,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雁群的形象,深刻反映了生命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孤独、挣扎、坚持与希望,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晨星晱晱残月低,众禽尚睡鸦未啼。
树头春鸟独何事,饶舌能令听者迷。
间关宛转百般巧,乍听仍续声不了。
鹦鹉能言岂及繁,鸧鹒有韵无如巧。
飞来屋角自在鸣,向人媚语殊多情。
楚国祸缘靳尚产,秦王心与张仪倾。
欲诉化工除此禽,此禽得时谗变音。
谮愬不行主明哲,尧庭舜陛鸾凤吟。
江天向晚烟漠漠,万顷平波澹寒绿。
败荷经雨翠盖倾,细荇牵风青缕弱。
碧空倒影浸琉璃,队队鲜鳞游碧落。
雪晴时逐白浪翻,月明静带浮光跃。
君不见层台嵯峨临水头,何人更复被羊裘。
又不见磻溪春深芳草多,只今渭水空东流。
感予亦有鸥鸟兴,沧浪归梦常悠悠。
何当结屋沧江上,钓竿长拂芦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