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其四》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其四》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来守剑西三里城,胸中岂止俗尘生。

簿书堆案惟思睡,见此魁梧觉眼明。

(0)
注释
守剑西三里城:剑西三里城: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可能象征着职责或岗位。
胸中岂止俗尘生:俗尘:指世俗的忧虑和烦恼。
簿书堆案:簿书:古代的文书,这里指公文、文件;堆案:堆积如山,形容多而杂乱。
魁梧觉眼明:魁梧:形容身材高大,这里可能象征威严或激励人心的形象;觉眼明:眼前一亮,感到精神振奋。
翻译
在剑西三里的城墙上守卫,心中怎能只有世俗的烦恼。
面对堆积如山的公文只想入睡,见到这高大威猛的形象却让我眼前一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的《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君玉前往宁江幕府任职的送别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繁忙公务之余能有片刻休息的渴望。

"来守剑西三里城",开篇描绘了张君玉的新任之地,剑西三里城,暗示了他的职责所在,也寓含着对友人的期许和勉励。

"胸中岂止俗尘生",诗人称赞张君玉胸怀宽广,不为世俗琐事所困,显示出他的高尚情操和理想抱负。

"簿书堆案惟思睡",通过描述堆积如山的公文,形象地刻画出幕府生活的繁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张君玉劳累工作的同情和理解。

"见此魁梧觉眼明",最后以魁梧形容张君玉的形象,暗指他有担当,能振奋人心,同时表达出诗人见到朋友英姿时眼前一亮的感觉,寓意友情的激励作用。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寓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丹霞山居十二首·其二

日落千峰失,蝉声远树微。

月光先见水,山气静侵衣。

绝顶重泉下,遥空一鹤飞。

此间谁不到,扶策独行归。

(0)

闻阿字还栖贤有怀

豫章游客至,云已返庐山。

沙漠方辞苦,云林知就閒。

玉渊新瀑水,石峡旧松关。

有兴终难已,何时到此间。

(0)

还雷峰

夜夜还山梦,梦中山宛然。

青松犹夹岸,绿竹已参天。

却恨忙年月,深怜旧草玄。

看看秋又尽,归雁入寒烟。

(0)

挽湛然社兄

忆尔同游日,清风动给园。

应机皆有作,离幻竟无言。

双树啼寒鸟,空山闻夜猿。

寥寥千古意,此际不堪论。

(0)

官梅阁题壁

十日离家心已稀,愁眉生怕送残晖。

天涯破镜知谁在,塞外悲鸿去不归。

望到故山心化石,听来杜宇泪沾衣。

五更画角城头月,吹落旗亭促马飞。

(0)

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其十一

白帝城当赤甲开,东西江逐瀼溪回。

阵图虚作常山势,汉贼天教两立来。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