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下高堂,满身风露凉。
曲阑人语静,银鸭自焚香。
昨宵拜月月似镰,今宵拜月月始弦。
直须拜得月轮满,应与嫦娥得相见。
嫦娥孤恓妾亦孤,桂花凉影堕冰壶。
年年空习羽衣曲,不省三郎再遇无。
拜月下高堂,满身风露凉。
曲阑人语静,银鸭自焚香。
昨宵拜月月似镰,今宵拜月月始弦。
直须拜得月轮满,应与嫦娥得相见。
嫦娥孤恓妾亦孤,桂花凉影堕冰壶。
年年空习羽衣曲,不省三郎再遇无。
这首明代童轩的《拜月词》描绘了诗人月下独拜的清幽场景。首句“拜月下高堂,满身风露凉”展现了诗人深夜在庭院中对着明亮的月光礼拜,感受到凉意四溢的环境。"曲阑人语静,银鸭自焚香"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氛围,只有栏杆边轻轻的人声和银鸭(可能指香炉)散发出的香气打破寂静。
接下来的两句“昨宵拜月月似镰,今宵拜月月始弦”通过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月相的变化,暗示着诗人对月神的虔诚和期待。"直须拜得月轮满,应与嫦娥得相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满月时能与月宫仙子嫦娥相遇的心愿。
最后两句“嫦娥孤恓妾亦孤,桂花凉影堕冰壶”以嫦娥的孤独和诗人自身的孤寂相映照,借桂花的冷影和冰壶的清凉,寓言了人生的孤苦。"年年空习羽衣曲,不省三郎再遇无"则表达了诗人每年都在练习仙乐,却不知是否还能再次遇到像“三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昵称)那样的际遇,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引,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和人生孤寂的感慨。
黄山家者,见多少虚名,唯君称绝。
阅尽人间风景恶,苦忆山中唤铁。
诗癖能耽,词情独赏,啸匹因霄舌。
焙山煮海,安贫肯与同辙。
已办剥苎为衫,编椰成笠,衣履全然别。
道是烟花隋苑冷,萤火何曾真热。
富自当求,吾从吾好,谁巧谁云拙。
朱砂峰顶,接天万仞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