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萧关外,穷阴雪暗沙。
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
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
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
欲向萧关外,穷阴雪暗沙。
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
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
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环州通判张殿丞》,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和戍边者的心情。首句“欲向萧关外”表达了诗人对边关的向往,暗示了主人公即将踏上艰苦的军旅生活。"穷阴雪暗沙"则形象地刻画出边疆地区阴冷、风雪弥漫的环境,给人以荒凉之感。
接下来,“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严酷条件,寒风吹过,大雁稀少,泉水冻结,暗示了戍边生活的艰难。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戍边将士的坚韧与孤独。
“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笔锋一转,表达出戍边者内心的豪情壮志,他们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享受着为国效力的乐趣,而非因远离家乡而哀叹。这种乐观和坚定的情感令人敬佩。
最后两句“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以春风未至和号角声中寄托梅花的意象,既写出边塞的偏远,也寓含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春天和温暖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展现了戍边者的精神风貌,既有边塞的苍凉,又有戍边者的豪情,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和内敛。
衰世门户单,惟有子与我。
手足共一身,右短固不可。
投老得寡妻,谁谓此计左。
鸱枭覆尔巢,骨肉翻成祸。
知几苦不早,渐理归舟柁。
县官不可入,有理子亦颇。
自怜羽翼低,尺书忽远堕。
两年食奔走,老蚕自缠裹。
相救在急难,宁能久安坐。
玄精有可倚,矧此乃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