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有至公,物物无避处。
岧峣半天中,乃截云雨路。
炎薰障南林,清风来北户。
幽事未可量,如君美无度。
寒暑有至公,物物无避处。
岧峣半天中,乃截云雨路。
炎薰障南林,清风来北户。
幽事未可量,如君美无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开篇“寒暑有至公,物物无避处”两句,既写出了季节变化对万物的普遍影响,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和认同。“岧峣半天中,乃截云雨路”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峦云雾交织的壮丽画面,山峰如刀割云裂,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与诗人的个性。
“炎薰障南林,清风来北户”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从酷热到清凉,由封闭到开放。南方的树林被暑气所笼罩,而北边的窗户却迎来了清新的风,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冷暖变化的细腻感受。
结尾“幽事未可量,如君美无度”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如君)深厚的情谊和无法衡量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幽事”可能指的是两人之间难以言传的默契,而“如君美无度”则是对友人的品德、风貌或者其他方面的高度评价,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感激和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情的深沉抒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同时也映照出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认识与感悟。
我行钟陵道,五见中秋月。
明月流中天,既圆还复缺。
月圆月缺可奈何,今年照见病维摩。
举头见月发,大笑白发较比来时多。
来时黑发今尽白,玉兔有丹医不得。
百年三万六千朝,愿照年年好颜色。
张公子,留侯孙,临风共尔倾一樽。
今古乾坤有清气,此趣勿与它人论。
明当载月东吴去,挂在海门山顶树。
唯有相思一寸心,夜夜莫忘看月处。
朝望岐山云,夕望岐山云。
岐山不可见但见,非烟非雾青氤氲。
上清真人好奇古,有山不待夸娥负。
缩地回天顷刻间,蓬莱移得金鳌股。
吾闻留侯从赤松,功成归老山之中。
千年复见好孙子,出宰况近仙人宫。
仙人啸歌碧云里,采掇金芝餐玉髓。
也知吏隐亦清流,两年只饮芗溪水。
只今见画如见山,安得置我灵台间。
日日凭高望云气,会待岐阳鸣凤还。
朝登东海门,遥望槫桑暾。
波涛浩无际,推出黄金盆。
河流九派来昆崙,百川朝宗皆骏奔。
但见东南一花起,匹练界破青天痕。
鱼龙乘时亦变化,珠宫簸荡珊瑚根。
初如峨眉山西太古雪,惊雷碾空地欲裂。
又如蓬莱巨鳌十五头,涌起三山白银阙。
中有仙人驾飙车,遨游玄圃蹋琼琚。
长风破浪在咫尺,直跨鹏翼凌天衢。
凌天衢,渡南海。
麻姑傥有寄来书,荔子船回早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