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狼山诸胜迹》
《游狼山诸胜迹》全文
清 / 张廷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五朵莲花照眼明,登楼俯仰任吾生。

听经有鹤高天净,拂麈无蝇大地清。

海气朝蒸云串岭,潮声夜撼月三更。

隔江便是江南路,惆怅秋风殢客行。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狼山诸胜迹时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五朵莲花照眼明”以莲花喻指山中景色之美,仿佛五朵盛开的莲花映入眼帘,明亮夺目。接着,“登楼俯仰任吾生”表达了诗人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游历状态,无论是登高远眺还是低头细看,都是自我生命的一部分。

“听经有鹤高天净”一句,通过鹤鸣之声与天空的宁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纯净的氛围。而“拂麈无蝇大地清”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静,拂去尘埃,大地一片清明,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海气朝蒸云串岭,潮声夜撼月三更”描绘了日间与夜晚不同的景象,早晨云雾缭绕,傍晚潮水拍岸,月光之下,潮声撼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动态美。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多样。

最后,“隔江便是江南路,惆怅秋风殢客行”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向往和对旅途的感慨。虽然眼前是狼山的美景,但心中却总是挂念着江南的风光,面对秋风,不禁生出一丝淡淡的愁绪。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流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间的独特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远方的思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张廷寿
朝代:清

原名紫文,字少槎,号曼生,又号曼仙,元灏子,同治丙寅岁贡。著有独学庵诗草。少槎姑丈为月槎先生令子。悔余老人宅相才高学博,弱冠知名,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惟恃才傲物不谐于俗。惜中年以前诗作,散佚殆尽,友人陈季鸣竭力搜罗,得若干首为一集,并从燕侨斋偶存稿中得序一篇,冠之于首以待梓云。
猜你喜欢

辽阳怀顿修·其六

尔有孤閒句,余时天外吟。

生皆天地意,死亦友朋心。

日入寒松苦,云凝独壑阴。

逢人多强笑,恐忽泪沾襟。

(0)

合浦歌为强佑人寿

青婴池水清而丽,大珰老蚌潜千岁。

天涯亭畔岸不枯,珊瑚树上巢翡翠。

数百年间事亦奇,珠玉无知亦有知。

长官意大此珠少,月照珠池波渺渺。

淮夷之蠙独擅名,蓬苇参天铜柱小。

钦州竹马迎偏早,要芟还珠亭上草。

孟尝陶弼几时来,一探深渊誇至宝。

关西将军颇少年,分竹策马珠池边。

明透之性掩珠光,叱咤左右河海忙。

朝餐晚餐萱草根,辕门日静甑生尘。

池里珠还千万斛,将军碎之其如粥。

地小材大用不尽,閒时把笔娱心目。

笔端一落绝惊人,不是颜骨决柳筋。

立功归来绣佛前,綵衣五色斑襕鲜。

至性夙敦过颜闵,几回感我呼高天。

人生重节乃豪雄,看君坚固昆吾铜。

览揆为君说此篇,春风恰好吹华筵。

烧残银烛渡江来,月高与尔谈深禅。

(0)

留别余澹心二首·其二

敷天处处谷为陵,剩水残山见老僧。

乞得一餐常自足,饶他百事总无能。

关心独有池生草,白首何堪鼠啮藤。

归去把茅诗卷在,思君常剔佛前灯。

(0)

蜚声

驱驰镇日自空餐,剩有逢迎好结欢。

流涕可堪容贾谊,无鱼终欲笑冯驩。

共誇金穴千年满,閒倚冰山半夜寒。

一著未施全局尽,弈棋曾不似长安。

(0)

怀恰好禅人

年年约我来山住,我到山中尔又行。

想得医巫闾上雪,也将榾柮自烧铛。

(0)

重接亦非兄札

十年两度寄书来,脊骨犹存鬓已摧。

好水好山应历过,肯将孤杖指荒台。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