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树梅。卷帘一色玉蓬莱。
宜啸咏,莫徘徊。乘兴扁舟好去来。
□□□□半树梅。卷帘一色玉蓬莱。
宜啸咏,莫徘徊。乘兴扁舟好去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渔歌子·其四》。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半树梅" 这一句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独到感受。梅花常被赋予坚韧不拔、幽独高洁的象征意义,而这里的“半树”则给人一种生长于山岩之巅、孤傲自立的印象。
"卷帘一色玉蓬莱" 这句话中,“卷帘”指的是窗户上的装饰物被卷起,透过这个动作,可以想象到诗人所在空间的雅致与清幽。而“玉蓬莱”则是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美好而遥远的地方。在这里,它可能代表着诗人心中理想的避世之地。
"宜啸咏,莫徘徊。乘兴扁舟好去来。"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生活态度。他鼓励自己或他人要多赞美自然之美(宜啸咏),不要过于留恋现实的烦恼(莫徘徊)。而“乘兴扁舟好去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行走四方、顺应内心喜悦的向往。这里的“扁舟”可能是简陋的小船,象征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于自由和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人生何多谋,常苦饥寒侵。
裘完甑有炊,于世澹无心。
筑室清涧曲,窈窕幽径深。
闭门长松下,岁无车马音。
古书束高阁,兀然遗屦簪。
悠悠不记年,日月徒光阴。
儿童城市还,得酒或自斟。
隐几望南山,閒云起孤岑。